庭柏无生意,摧残二十秋。
稍沾杯水润,已与岁寒谋。
黄里青青出,愁边稍稍瘳。
会看笙鹤下,暮雀莫深投。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老柏三首》是宋代陈师道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一棵老柏树的凄凉景象,以及它在岁月流转中的坚韧与生命力。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庭院中的柏树毫无生机,已经经历了二十个秋天的风雨。尽管只是稍微沾了一点杯中的水,它已然与寒冷的岁月达成了默契。黄叶从树里青翠中掉落下来,稍稍减轻了忧愁的边缘。等待着欣赏笙鹤舞动的时刻,不要让暮色中的小鸟再投入深深的忧思之中。
诗意:
《老柏三首》以一棵老柏树为主题,通过描绘它凋零的景象,表达了岁月更迭、光阴荏苒的主题。柏树作为长寿、坚韧的象征,被用来反映人生的无常和坚毅的精神。诗人在描述老柏的同时,也借喻人生的变幻和不易。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老柏树的凄凉景象。诗中的柏树被岁月所摧残,但它仍然顽强地生存着。柏树与岁月形成了一种默契,即使只是稍微得到一点水分,它也能与寒冷的岁月相互配合。黄叶从青翠的枝干上飘落,给人一丝减轻忧愁的感觉。诗人期待着观赏笙鹤舞动的时刻,提醒人们不要陷入深深的忧思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老柏树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老柏树作为象征长寿和坚韧的植物,与人生的变幻和不易相呼应。诗人通过柏树的形象,表达了对于岁月流转的感慨,同时也鼓励人们在变幻的人生中坚持不懈、顽强向前。整首诗节奏明快,语言简练,通过寥寥数语表达了深刻的主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总之,《老柏三首》以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通过描绘老柏树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岁月更迭、人生无常和坚韧不拔的主题。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引发人们对于生命、岁月和坚韧精神的思考。
旧时长见挥毫处,修竹幽兰取次分。欲把一竿苕水上,鸥波千顷看秋云。
水澄熊白成壶酒,枫染猩红满路旗。坐待西风迎素月,青天笑我独诗痴。
宜秋门外喜参寻,豪竹哀丝发妙音。金爵日边栖壮丽,彩虹天际卧清深。已烦逸少书陈迹,更属相如赋上林。犹恨真人足官府,不如鱼鸟自飞沉。
如今推也,是子是贼,买帽相头,食鱼去骨。
诗见阳枋一。
一株金染密,数亩碧鲜疏。避暑临溪坐,何妨直钓鱼。斑多筒簟冷,发少角冠清。避暑长林下,寒蝉又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