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而贫最乐,健以老何伤。
短发蓬加雪,贞心菊耐霜。
冻吟乏薪炭,醉卧混衾裳。
冰檗怜儿女,年皆四十强。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老而健贫而诗自志其喜八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贫困和老去的情境下,仍能以诗歌表达自己内心喜悦和坚定的意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清贫而健,老去无伤。
短发上加白雪,贞心的菊花耐霜。
冰天下,吟唱中无薪炭,
醉卧在混乱的被褥之上。
我怜爱着我的儿女,
他们都已四十岁,身强体壮。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贫困和年老的环境中的坚韧和乐观态度。诗人将自己的清贫和健康与心境相联系,表明贫穷并不妨碍他心中的快乐和自我实现。他的短发已被白雪覆盖,但他的内心依然像坚贞的菊花一样能够经受住寒冷的考验。
诗中描述了作者在严寒的冬天里,面对贫困和寒冷,他依然坚持吟咏诗歌,虽然他身无长物,但他的内心依然富有激情和创造力。他以醉卧混乱的被褥为形象,表达了自己即使处于困境之中,仍能保持安乐和豁达的心态。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儿女的关爱之情。他们都已经四十岁,强壮有为,作者深深怜爱他们。这也可以理解为作者通过自己的坚韧和乐观,为自己的儿女树立了榜样,使他们在困境中也能保持坚强。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在贫困和老去的环境中的乐观和坚定,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无论身处何等境况,作者都能以诗歌表达内心的喜悦和自我寄托。这种积极的生活观念和乐观的情绪,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勇敢面对困境、积极面对生活的启示。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
乡思终日有,孤淡厌琴樽。众木侵山径,寒江逼县门。浪沉滩见脊,雨过壁生痕。憔悴悲兰蕙,因思楚屈原。
江上城低烟树红,江潮西去几时东。吴王花草隳春暮,禹会楼台入梦空。万里孤云留夕照,千年遗恨诉秋风。凤凰飞去无消息,漠漠遥岑烟雨中。
北风号乔林,万象无容姿。高标自有时,正与冰雪宜。老干俨枯木,疏花粲横枝。刻玉费天巧,不为俗跟窥。托质在空谷,清高终见知。论功鼎鼐间,枝头子离离。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解装相值得留连,一望江南万里天。残雪离披山韫玉,新阳杳霭草含烟。余生不足偿多病,乐事应须委少年。惟有爱诗心未已,东归与续棣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