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景虽无几,为农尚有余。
曾传种鱼术,新得相牛书。
黍酒时留客,菱歌或起予。
平生湖海志,高枕看严徐。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老景》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景虽无几,为农尚有余。
曾传种鱼术,新得相牛书。
黍酒时留客,菱歌或起予。
平生湖海志,高枕看严徐。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陆游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诗人认为尽管他的晚年景象并不富余,但作为一名农夫,他仍然满足于自己的生活。他在诗中提到自己曾经传授种植鱼类的技术,最近又得到了一本关于养牛的书籍,这显示出他对农业的关注和热爱。他会时常邀请客人留下来共饮黍酒,有时会在菱草之间唱起歌来。整个一生中,他一直怀抱着远大的志向,但如今他安享晚年,像在高枕上舒服地观赏严徐(指山水画家)的画作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表达力的语言,展示了陆游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对农业的热爱。诗人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点滴的描绘,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他虽然没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他认为作为一名农夫,他已经拥有了足够的满足感。诗中提到了种植鱼类的技术和养牛的书籍,显示出他对农业知识的追求和对农业发展的关注。在晚年,他会邀请客人来品尝黍酒,这是一种象征着简朴生活和友情的酒。他也会在菱草之间唱歌,展现了他内心的愉悦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表达了他一生追求湖海志向的壮志和如今安享晚年的宁静心境。
这首诗词通过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满足和对农业的热爱。它传递着一种平凡生活的价值观,强调了对自然环境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农民劳动和农业知识的尊重,以及对友情和艺术的喜爱。整首诗抒发了一种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
常於静处着閒身,别是清虚冷澹人。禅里断除千种法,吟中消受一生贫。声名岂必存编简,林壑从来有隐沦。云中溪山无限景,对余一一意皆真。
篷底茶香午梦醒,大江风急正扬舲。浪花作雨汀烟湿,沙鸟迎人水气腥。三国旧愁春草碧,六朝遗恨晚山青。不知别后东湖上,谁爱菱歌倚棹听。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山翁醉也。欲返黄茅舍。醉里忽闻留我者。说道群花未谢。脱巾就挂松龛。觉来酒兴方酣。欲借白云为笔,淋漓洒遍晴岚。
我把尊贤榜旧堂,怀人忽至喜如狂。缘何不肯留城府,虚著新成八尺床。
天使出霜台,行人择吏才。传车春色送,离兴夕阳催。驿绕巴江转,关迎剑道开。西南一何幸,前后二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