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初面目,禀三光精秀,分来团聚。
得得成形唯自在,应占逍遥门户。
一个灵明,因何堕落,扑入凡胎处。
轮回贩骨,几时休歇停住。
搜获虚幼身躯,荣华富贵,莫也非坚固。
顿悟如如缘合后,深谢真师垂顾。
秘廖亲传,依从做彻,达了凭遭遇。
云朋霞友,并归蓬岛琼路。
《酹江月》是元代诗人王哲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灵明之物降世凡尘的情景,蕴含着深刻的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本初面目,禀三光精秀,分来团聚。
得得成形唯自在,应占逍遥门户。
一个灵明,因何堕落,扑入凡胎处。
轮回贩骨,几时休歇停住。
搜获虚幼身躯,荣华富贵,莫也非坚固。
顿悟如如缘合后,深谢真师垂顾。
秘廖亲传,依从做彻,达了凭遭遇。
云朋霞友,并归蓬岛琼路。
《酹江月》的诗意表达了人生的起伏和轮回。诗中的“本初面目”指的是人的原始状态,灵明之物在分散后又团聚,得以成形,这是自然的过程。然而,这个灵明之物为何堕落并扑入凡尘之中,成为一个凡人,诗中并未明示,只是表达了一种困惑和思索。
诗中提到的“轮回贩骨”暗示了生死轮回的存在,而灵明之物似乎无法摆脱这种轮回。它在尘世中搜寻和体验,获得了荣华富贵,但这些并非真正的坚固,暗示着人世间的虚幻和无常。
然而,在顿悟之后,它深深感激真正的导师的指点和关怀。通过秘密的传授和全心全意的追随,它最终达到了一种领悟和境遇。最后两句“云朋霞友,并归蓬岛琼路”,表达了归宿之地的美好,也可以理解为灵明之物重新回归纯净的状态。
整首诗词意蕴深远,表达了人生的追求和思考,以及对真正存在的渴望。它反映了元代文人对于灵性和人世关系的思考,同时也渗透着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诗人内心的感悟。
春去堂堂不复追,空余草木弄晴晖。交游归雁行将尽,踪迹鸣鸠懒韵不飞。老大未须惊节物,醉狂兼得避危机。东风虽有经旬在,芳意従今日日非。〈四月十一日立夏。〉
晨起凌严霜,恸哭临素帷。驾言百里途,恻怆复何为。昨者仕公府,属城常载驰。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今者掩筠扉,但闻童稚悲。丈夫须出入,顾尔内无依。衔恨已酸骨,何况苦寒时。单车路萧条,回首长逶迟。飘风忽截野,嘹唳雁起飞。昔时同往路,独往今讵知。
天师羽化久,殊馆临官道。系马松门深,风清乱蝉噪。开基今几时,庭树皆连抱。有池号遗履,无地寻丹灶。金像独俨然,讵识何人造。学仙匪吾事,访古乃其好。物色聊默存,他年忆曾到。
阌乡右邑有吾亲,河上茅亭结构新。五老分明为北里,三峰咫尺是西邻。儿孙不厌闲游客,鸥鹭偏谙醉主人。彼此眠云相隐梦,从今应更往还频。
莫买宝剪刀,虚费千金直。我有心中愁,知君剪不得。莫磨解结锥,徒劳人气力。我有肠中结,知君解不得。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红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刀不能剪心愁,锥不能解肠结。线不能穿泪珠,火不能销鬓雪。不如饮此
暂借清溪伴钓翁,沙边微雨湿孤篷。从今诗在巴东县,不属灞桥风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