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闻邻客晓先发,亦束寝衣辞旅榻。
急雨顿止风稍动,空山微凉路不滑。
溪流向西吾适东,舟渡者三更横纵。
人心最险天自易,左路欲穷须右通。
蚕放三眠大麦熟,含桃烂红豌豆绿。
野次思之不可致,七日菜食市无肉。
南山之北归去来,摘菊剪韭手所栽。
说诗命酒花当开,焉用舍是登崔嵬。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离婺源过古荐注口张村三渡遂登五岭》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卧闻邻客晓先发,亦束寝衣辞旅榻。
我躺着听到邻居客人在黎明前离去,我也起身整理睡衣告别旅途的床榻。
急雨顿止风稍动,空山微凉路不滑。
暴雨突然停止,微风吹动,空山凉爽,路上不再湿滑。
溪流向西吾适东,舟渡者三更横纵。
溪水向西流去,我沿着东方前行,船只在深夜时横渡。
人心最险天自易,左路欲穷须右通。
人心最为脆弱,天意易变,当左路无法继续前行时,必须选择右边的通路。
蚕放三眠大麦熟,含桃烂红豌豆绿。
蚕儿放养三次,大麦已经成熟,桃子含着烂红色,豌豆则是嫩绿的。
野次思之不可致,七日菜食市无肉。
野味的诱惑令人无法抵挡,但七天的饮食市场却没有肉类。
南山之北归去来,摘菊剪韭手所栽。
北面归来自南山,采摘菊花剪下韭菜,都是自己亲手种植的。
说诗命酒花当开,焉用舍是登崔嵬。
诗歌中谈及赋诗与饮酒,当花朵盛开之时,为何要放弃登上崔嵬之山的机会呢?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离开婺源,经过古荐注口、张村,三次渡过河流,最终登上五岭的经历。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急雨停歇后的清凉感,溪水的流动,山间的花果成熟。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人生抉择的思考,人心脆弱易变,面对困境时需要灵活选择。最后,诗人以自己种植的菜蔬和对诗酒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词以平淡自然的语言描写了旅途中的景物和内心的感受,展示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思考。这种真实、质朴的描写风格,使得读者能够与作者共情,感受到旅途中的喜悦、困惑和思考。
好贤元不减缁衣,客到公家如所归。二浙声名三鹗荐,四山风物一翚飞。桑榆冉冉身先蜕,兰玉森森家正肥。人有百身宁可赎,发棠谁复济齐饥。
官散有闲情,登楼步稍轻。窗云带雨气,林鸟杂人声。晓日襟前度,微风酒上生。城中会难得,扫壁各书名。
多情到了多病。(《明道杂志社》)
菜园墙倒晴方築,房店篱穿雨过修。院宇漏时随分整,儿孙大小尽风流。
美人别君去,自去无处寻。旧物零落尽,此情安可任。唯有襭纱幌,尘埃日夜侵。馨香与颜色,不似旧时深。透影灯耿耿,笼光月沈沈。中有孤眠客,秋凉生夜衾。旧宅牡丹院,新坟松柏林。梦中咸阳泪,觉后江陵心。含此隔年恨,发为中夜吟。无论君自感,闻者欲沾襟。
曹侯黄须便弓马,从军赋诗横槊间。阿瞒文武如兕虎,远孙风气犹斑斑。昨解弓刀丞太仆,坐看收驹十二闲。远方不异辇毂下,诏遣中使哀恫鳏。吾闻斯民病盐策,天有雨露东南乾。谢君论河秉禹贡,诘难蠭起安如山。老郎不作患失计,凛然宜著侍臣冠。愿公不落谢君後,江湖以南尚少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