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地不肥实,其繁系耕凿。
良田少锄理,兰焦香亦薄。
勿以听者迷,故使宫徵错。
谁言三岁童,还能分善恶。
孜孜日求益,犹恐业未博。
况我性顽蒙,复不勤修学。
有如朝暮食,暂亏忧陨获。
若使无六经,贤愚何所托。
王建,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曾知鄂州崇阳县。事见清道光《婺源县志》卷一五。
译文:
买地可不肥沃,得以繁荣得耕凿。好地稀少可遗理,兰草焦枯芳香也薄。不要被听者迷惑,所以使宫徵错乱。谁说三岁的孩童,不会分辨是非善恶。孜孜不倦地追求进步,仍然害怕未能涉猎业务。何况我性情顽蒙,还不勤奋修习学问。就如同每日的食物,暂时的不足会让人担忧失去。若是没有六经的指导,贤愚将会依赖何物呢?
诗意:
这首诗词以励学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重要性的思考。作者认为好的土地虽然很少,但只有经过耕凿才能变得肥沃。同样,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作者呼吁人们不要被听众迷惑,不要因为听众的喜好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他认为,即使是三岁的孩童也能分辨是非善恶,所以人们更应该勤奋学习。作者自称性情顽蒙,表示自己并不勤奋修习学问,但他认为,没有扎实的学问基础,无论聪明与否都无法依靠。通过这首诗词,作者希望激励人们努力追求知识,不断学习与提升自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思考和感悟。他通过对买地和耕作的比喻,生动地描述了学问的积累和努力的重要性。他以自己的不勤奋为反面教材,提醒读者要不懈地追求知识,不被他人的观点所左右。尽管作者自称自己性情顽蒙,却能够意识到学问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这种自我反省和提醒使得这首诗词更具说服力。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寓意深刻,语言简练,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示了学问的价值和追求的重要性,给人以鞭策与启发。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玉尘固清俸,也莫大餐多。试问采薇子,而今还在麽。
肺渴常止酒,目昏复捐书。蒲团坐袖手,一窗宽有余。心知世缘薄,分与钟鼎疏。湛然千仞渊,养此径寸珠。光明照忧患,何适不自娱。白云可与友,晴空闲卷舒。
树杪过流星,轻霜落半庭。疏花与孤客,相对一青灯。
梅花似雪。赏花记得同欢悦。更阑犹自贪攀折。不怯春寒,须要待明月。如今月上花争发。疏枝冷蕊对离缺。人心只道花争别。不道人心,不似旧时节。
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止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爱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牵。归时始觉远,明月高峰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