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荔枝》

绉红纱护水晶团,驿骑飞来露未乾。
胡羯垂涎犹不悟,马嵬山底梦长安。

作者介绍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荔枝》是宋代诗人叶茵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荔枝》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绉红纱护水晶团,
驿骑飞来露未乾。
胡羯垂涎犹不悟,
马嵬山底梦长安。

译文:
柔软的红纱保护着晶莹的荔枝,
驿站的骑手匆匆赶来,露水尚未干涸。
胡人和匈奴人垂涎欲滴,却仍未觉悟,
在马嵬山的脚下,长安城的梦境依然长存。

诗意和赏析:
《荔枝》这首诗词以荔枝为主题,通过描绘荔枝的外貌和周围的环境,抒发了作者的某种情感和思索。

首句“绉红纱护水晶团”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荔枝的形象,绉红纱暗示荔枝的柔软和美丽,水晶团则映射出荔枝晶莹剔透的果肉。这句描写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展示了荔枝的诱人之处。

接着,“驿骑飞来露未乾”,表达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匆忙的氛围。这句暗示了诗人对荔枝的渴望和急切,也可以理解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追求。露水未干,也可以理解为荔枝还带着清新的水分,更加令人垂涎欲滴。

第三句“胡羯垂涎犹不悟”,揭示了胡人和匈奴人对荔枝的贪婪。胡人和匈奴人代表着外来的侵略者,他们对荔枝的垂涎象征了他们对华夏文化的觊觎。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荔枝所代表的文化和价值。

最后一句“马嵬山底梦长安”,以马嵬山和长安城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追忆。马嵬山是历史上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地方,长安城则是唐朝的都城,这两个地名代表了辉煌的过去。通过将马嵬山和长安城与此诗所描绘的荔枝联系在一起,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盛世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词以荔枝为线索,通过对荔枝和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胡人和匈奴人的垂涎和马嵬山、长安城的对比,传递了对华夏文化的珍视和对过去辉煌的回忆之情。这首诗词在细腻的描写之中,融入了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 《义乌道中二首》

    溪头石佛泗洲身,半染鑪烟半路尘。儿女一盘清净供,苏溪茶点建溪春。

  • 《壬寅立春在辛丑十二月二十九日归□□□三宿》

    隔日春先立,崇朝岁始除。去来身不定,好恶梦皆□。□□千山外,舟车一月余。岂真休客担,犹□□家书。

  • 《送友人之松江得曙字》

    潮来沙碛平,月落海门曙。汀蒲转风叶,堤柳摇烟絮。江头春可怜,天涯人独去。有歌送君行,无酒留君住。雪浪没沙鸥,云帆出江树。回首读书堆,青山不知处。

  • 《句》

    长干白下相逢少。

  • 《建元寺(一作和郭郧寒食)》

    江城物候伤心地,远寺经过禁火辰。芳草垄边回首客,野花丛里断肠人。紫荆繁艳空门昼,红药深开古殿春。叹息光阴催白发,莫悲风月独沾巾。

  • 《征妇思》

    年半为郎妇,郎去戍采石。又云戍濠梁,不得真消息。半年无信归,独自宋罗帏。西风吹妾寒,倩谁寄郎衣。姑老子在腹,忆郎损心目。愿郎征战早有功,生子有荫姑有封。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