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居厌喧呶,暮坐若幽独。
忽闻江翁来,喜视樽中醁。
所惭升斗微,不足满君腹。
强酌良胜无,逡巡怯行速。
萧萧风著树,惨惨雨昏烛。
谈精几丧言,道在空击目。
此兴自不浅,岂要酩酊足。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邻几晚见过小饮》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近日晚上曾小饮,白天居住讨厌喧嚣,黄昏时分独坐如同幽静。突然听到江边的渔父来临,高兴地望向酒杯中的酒。自愧量少,不足以满足君子的胃口。勉力饮尽却无滋味,徘徊犹豫,胆怯而行动迟缓。风声萧萧吹拂树梢,雨势凄惨,使灯烛黯淡无光。言谈之中精神几近丧失,言辞空泛无实际意义。这种兴致并不浅薄,岂能仅仅靠饮酒醉倒来满足。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繁忙喧嚣的生活的厌倦,和对清静幽寂时刻的向往。诗中的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坐着,突然听到江边的渔父来到,他喜悦地注视着酒杯里的酒。然而,他自认为所饮之酒太少,无法满足君子的胃口。尽管他勉力饮尽,却无法感受到酒的美妙,犹豫不决,行动迟缓。风声和雨势使他感到忧伤,灯烛昏暗无光。他的言谈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意义。然而,他表达了这种情绪并不肤浅,不仅仅需要借助酒的醉意来满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表达了对喧嚣世界的厌倦和对宁静时刻的向往。诗人在繁忙的白天感到厌烦,而黄昏时分的独自坐着让他感到幽静。当他听到江边的渔父来临时,他对酒杯中的酒产生了喜悦之情,希望通过饮酒来寻求片刻的解脱和满足。然而,诗人意识到自己所饮之酒的微小量,以及酒并不能真正满足内心的渴望。他强装欢颜,却无法感受到酒的美妙,内心犹豫不决,行动迟缓。环境中的风声和雨势加重了他的忧伤情绪,使他感到孤寂和无助。他的言谈变得空洞无物,缺乏实际意义。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表面的酒宴欢愉,他希望能够找到更深层次的满足和兴致。这首诗折射出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于真实意义的探索,饮酒只是一种方式,而非归宿。
万里青天洗曙霜,秋曦满眼对晴光。扫残遗秉川原静,折过寒花迳隧荒。偶入名园逢漆吏,远寻香刹问支郎。浮行宠辰何须道,幸有田家浊酒尝。
柳下白头钓叟,不知生长何年。前度君王游幸,卖鱼收得金钱。
骨气已神仙,玄圃挺生贤。面上四时春,心次一壶天。人皆就法门栋梁上踔他光景,我道隶轩高士志趣飘然。若也未知涯涘,为君指出言诠。丹成若未归蓬岛,且结溪山风月缘。
愁人道酒能消解。元来酒是愁人害。对酒越思量。醉来还断肠。酒醒初梦破。梦破愁无那。干净不如休。休时只恁愁。
暑雨霁馀飞,翻沟水鸣玉。半规入岚雾,平畴愈新绿。时有牧归牛,一备过山曲。吾庐附幽深,四面荫修竹。垂云下林梢,惊鸟目争宿。夜色迫书卷,呼童具灯烛。
笛声入江楼,怨入长江水。悠悠孤光月,寒影沉江底。长笛吹月落,短笛吹月起。无情不解吹,有情为吹死。因风寄远心,不知谁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