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楼高人与并,个中彻地通天。
秋风吹发半成宣。
都将强岁月,空对旧山川。
养就人才端有意,公今三祖差肩。
偏轻偏重几番船。
要公常把_,容我老闲边。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临江仙(范遂宁子长生日和所惠词韵报之)》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里楼高人与并,
个中彻地通天。
秋风吹发半成宣。
都将强岁月,
空对旧山川。
养就人才端有意,
公今三祖差肩。
偏轻偏重几番船。
要公常把_,
容我老闲边。
诗意:
诗人描绘了一个壮丽的景象,在千里高楼之上,与众人一同俯瞰大地。这种高楼之上的景象使人感到与天地相通。秋风吹拂下,诗人的头发已经半白,但他仍然心怀宣达之志。尽管时光流转,旧时的山川依旧存在,但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仍然应该持有坚定的意愿。公指代诗人自己,表示他愿意肩负起培养人才的责任,同时也希望得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赏析:
这首诗词以壮丽的景象和对人才的培养之志为主题,展现了诗人魏了翁的豪情和责任感。通过千里楼高,个中彻地通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置身于壮丽景色之中,与众人共同欣赏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与天地相通的豪迈心境。诗中的秋风吹发半成宣,映射出诗人的岁月已经渐长,但他仍然怀抱宣达之志,不愿安于现状。
诗中提到的旧山川代表过去的岁月,诗人将自己与这些旧山川相对照,表达了对于时光流转的思考。诗人强调养就人才端有意,表明他认为培养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具有深远的意义。公今三祖差肩表示诗人愿意承担起培养人才的责任,将自己视为前人的继承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期望,希望得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
整首诗词意境宏大,用词精炼,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和自己肩负责任的决心,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时光的思考和对于人生意义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闲居虽懒放,未得便无营。伐木添山色,穿渠擘水声。经霜收芋美,带雨接花成。前日邻翁至,柴门扫叶迎。
七岁投閒日,浑如未第初。牛衣困褴缕,鹤饭愧粗疏。圣有杯中露,朝无别后书。温寻皆旧学,风雨岁时余。
鲁公之节非一死,其谁碑之子曾子。鲁公之德人未知,其谁堂这张紫微。继公作郡五百载,登堂思公宛如在。江南遗墨处处传,鲁公去作麻姑仙。一杯相与借风月,但见云碧开池莲。紫微声名今第一,归上鸾台应不日。笑谈千里无兵戎,临川草木生春风。他年道傍儿女说,不思鲁公思张公。
官曹无人吏休沐,杜门谢病车脱轴。门前经旬客不至,苔色侵阶春更绿。书堂萧然白日静,黄蜂收声蜜房足。杨花浩荡天无风,檐端三丈朝阳红。晴薰病眼暖欲醉,卧搔短发如飞蓬。枕书睡熟呼不醒,黄粱正饭邯郸翁。不知纷纭梦几许,觉来烟际闻昏钟。
圣主崇文化,锵锵得盛才。相因归梦立,殿以集贤开。象系微言阐,诗书至道该。尧尊承帝泽,禹膳自天来。礼洽欢逾长,风恬暑更回。国朝将舜颂,同是一康哉。
二月清江外,遥遥饯故人。南山晴有雪,东陌霁无尘。骑别章台晚,舟行洛水春。知君梁苑去,日见白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