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杏花边曾共赏,天涯还是相逢。
人言契分两重重。
谁知声利外,别有一般同。
炯炯奇情双亮处,天光水色相通。
磨中旋蚁渺何穷。
共扶天事业,此意政须公。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临江仙(应提刑懋生日)》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在红杏花边共同欣赏,如今天涯依然相逢。
人们说契约分为两种,谁知道在名利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相同。
明亮的眼神和奇妙的情感交融,天空和水面相互映照。
在无尽的磨砺中,蜂蚁的行迹何其微小。
共同支持天地的事业,这是必须公之于众的政治意愿。
诗意和赏析:
《临江仙(应提刑懋生日)》描绘了作者与他的朋友在红杏花边共同欣赏美景的情景,虽然如今他们分隔天涯,却依然能够相逢。诗中提到人们常常将契约分为两种,可能指的是外在的法律契约和内在的情感契约。然而,作者认为在追求声名利禄之外,还存在一种更加深刻的相同点,即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
诗中的"炯炯奇情双亮处"表达了明亮的眼神和奇妙的情感,同时天空和水面的映照也象征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共鸣。而"磨中旋蚁渺何穷"则暗示了在无尽的磨砺中,蜂蚁的活动是微小而渺小的,可能是在表达人类在宇宙间的渺小和无限的存在。
最后两句"共扶天事业,此意政须公"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们共同支持天地间的事业,并强调这种政治意愿必须公之于众,也许是希望能够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更大的理想和目标。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共同事业的追求和政治理想的呼唤。这种追求超越了个人的名利,强调了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公家原在洪崖宅,自是洪崖向上人。嗜酒一生真简淡,风标八袠更精神。纷纷偶厌人间事,去去归寻洞里春。朱绂只今无觅处,但余佳句镇长新。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歇手不判案,举头仍见山。虽来鞍马上,不离诗酒间。济源三临泛,王屋一登攀。犹嫌百里近,祇得十日闲。明朝却归府,尘事如循环。犹听瑶华曲,稍开风土颜。
萤微化因草,蚁聚国于槐。缪析封侯爵,僭为思子台。九泉谋蛰处,十月有霜来。穹壤大如许,尔曹小矣哉。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风霁竹已?一作亦?回,猗猗散青玉。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御苑阳和早,章沟柳色新。托根偏近日,布叶乍迎春。秀质方含翠,清阴欲庇人。轻云度斜景,多露滴行尘。袅袅堪离赠,依依独望频。王孙如可赏,攀折在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