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嫌邻女丑,取妇他乡县。
料嫁与君人,亦为邻所贱。
菖蒲花可贵,只为人难见。
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亦中第,乃同归越中。时国家承平,献乐府十章,帝甚悦。累历达官,终国子博士。其诗敢于抨击统治阶级的腐化昏庸,能够反映民间疾苦。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邻女》是唐代诗人刘驾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一个君子嫌弃邻家女子相貌丑陋,选择娶了别处县城的女子,可是那个女子同样也被邻里视为卑贱。诗人以菖蒲花作为隐喻,表达了珍贵之物因为难以得见而显得更为宝贵的意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君嫌邻女丑,
取妇他乡县。
料嫁与君人,
亦为邻所贱。
菖蒲花可贵,
只为人难见。
这首诗表达了对外貌的儿时琐碎嫌弃,以及婚姻选择受到邻里眼光的影响。诗人通过邻女和县城女子的比较,讽刺了人们对外貌的追求和对他人评判的无奈。最后,诗人以菖蒲花比喻人们往往认为稀缺之物才更有价值,暗示了美丽与珍贵之间的微妙关系。
这首诗意融情诗于议论,用简洁而富有隐喻的语言,呈现了作者对美丑、婚姻和社会评判的思考。同时,通过将邻女与菖蒲花相对照,还折射出了人们对难得品质的渴望和珍视。整首诗以简洁的形式,直接表达了社会现象中的不公与偏见,展示了唐代社会对于外貌、阶级和地位的重视程度。
旧时长见挥毫处,修竹幽兰取次分。欲把一竿苕水上,鸥波千顷看秋云。
水澄熊白成壶酒,枫染猩红满路旗。坐待西风迎素月,青天笑我独诗痴。
宜秋门外喜参寻,豪竹哀丝发妙音。金爵日边栖壮丽,彩虹天际卧清深。已烦逸少书陈迹,更属相如赋上林。犹恨真人足官府,不如鱼鸟自飞沉。
如今推也,是子是贼,买帽相头,食鱼去骨。
诗见阳枋一。
一株金染密,数亩碧鲜疏。避暑临溪坐,何妨直钓鱼。斑多筒簟冷,发少角冠清。避暑长林下,寒蝉又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