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根蟋蟀鸣不休,夜宿学省高梧秋。
昏灯钉壁照孤坐,悲风揽肠生百忧。
久从尘事非我意,直有烂醉为身谋。
谁能摆落世俗累,愿敝肥马同轻裘。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临宿呈一二交游》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墙根蟋蟀鸣不休,
夜宿学省高梧秋。
昏灯钉壁照孤坐,
悲风揽肠生百忧。
久从尘事非我意,
直有烂醉为身谋。
谁能摆落世俗累,
愿敝肥马同轻裘。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作者在墙根下听到不停鸣叫的蟋蟀声。他在学校的宿舍里度过了一个秋天的夜晚。他独自一人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思绪万千,悲伤的风吹起,使他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诗人感叹自己长期以来被尘世琐事所困扰,但他仍然寻求烂醉以逃避现实。他希望能够解脱于世俗的压力之下,过上简朴自由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描绘了一种寂寞和迷茫的情绪。墙根蟋蟀鸣叫不休,夜晚的寂静和蟋蟀的声音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作者内心的孤独感。作者选择在学校的高梧树下夜宿,给人一种离尘不离城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和学问的向往。
诗中的昏灯、钉壁、孤坐,以及悲风揽肠生百忧,都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痛苦。他感到自己长期以来被世俗的琐事困扰,渴望摆脱束缚,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他的解脱之道却是通过烂醉来寻求,这种逃避现实的态度显示出他内心的无奈和无助。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解脱的向往和希望。他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累赘,过上简朴自由的生活,不再受到世俗的困扰。愿敝肥马同轻裘,表达了作者对于朴素生活的向往,不追求物质的繁华,而是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作者内心孤独和痛苦的抒发,表达了对于解脱和自由的向往。它展现了宋代士人思想的一面,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追求内心自由的渴望。
破衲卷秋云,入山深更深。近闻营梵刹,应不累禅心。寒瀑泻苍壁,晚花生古林。遥思明月夜,谁听颖师琴。
潇湘多别离,风起芙蓉洲。江上人已远,夕阳满中流。鸳鸯东南飞,飞上青山头。
世乱君巡狩,清贤又告亡。星辰皆有角,日月略无光。金柱连天折,瑶阶被贼荒。令人转惆怅,无路问苍苍。宗社运微衰,山摧甘井枯。不知千载后,更有此人无。政入龚黄甲,诗轻沈宋徒。受恩酬未得,不觉只长吁。傥在扶天步,重兴古国风。还如齐晏子,再见狄梁公。棠树梅溪北,佳城
悄悄禁门闭,夜深无月明。西窗独暗坐,满耳新蛩声。
氐丑矜凶甚,临流列万幢。由来不自项,何荷欲浮江。
芙蓉开遍锦云低,夜饮渔庄月满池。按得新词倚红袖,桃花便面写乌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