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灵宝道院》

两行松绕垣,数个竹当轩。
山主出何处,道人知不言。
只携诗草至,尚觉磬声烦。
俗奉医仙谨,儒家亦舍旛。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灵宝道院》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两行松绕垣,
数个竹当轩。
山主出何处,
道人知不言。
只携诗草至,
尚觉磬声烦。
俗奉医仙谨,
儒家亦舍旛。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灵宝道院的景象。诗的开篇,描绘了两行松树环绕着院墙,几根竹子搭建成亭台。接着,诗人问道:“山主出自何处?”这里的“山主”指的是道院中的主持、掌院之人,他是从何处来的,却无人知晓。而下一句“道人知不言”,表明道士们对此保持沉默,不愿透露。这种神秘的氛围给人一种超越尘世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只携诗草至,尚觉磬声烦”,表达了诗人对修道人的赞赏和对修行生活的羡慕。诗人说自己只能带着一些诗稿前来,却觉得手中的琴声有些嘈杂,这是因为修道人们的修行更加纯粹,对于尘世的繁琐不为所动。

最后两句“俗奉医仙谨,儒家亦舍旛”,表明在这个道院中,不仅尊奉医仙(指道家神仙),同时也舍弃了儒家的旗帜。这表明道院中的修行者们,不拘泥于俗世的纷扰和儒家的礼节,专注于自身的修行。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灵宝道院的神秘氛围和修道人的生活态度。通过对道院景象的描绘和对修道人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超然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子对于修行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同时也对道家思想的推崇。

  • 《天仙子(寓意)》

    眼色媚人娇欲度。行尽巫阳云又雨。花时还复见芳姿,情几许。愁何许。莫向耳边传好语。往事悠悠曾记否。忍听黄鹂啼锦树。啼声惊碎百花心,分付与。谁为主。落蕊飞红知甚处。

  • 《酴醾》

    汉宫娇额半涂黄,入骨浓薰贾女香。日色渐迟风力细,倚栏偷舞白霓裳。

  • 《后汉门·鲍宣妻》

    君恶奢华意不欢,一言从俭亦何难。但能和乐同琴瑟,未必恩情在绮纨。

  • 《黄通有诗见寄因以答之》

    一别俄然十二春,男儿志气可因循。简编少见承平日,世路稀逢磊落人。未免驱驰从县道,已甘荣悴任天钧。惟君知我须同醉,且喜清时禄逮亲。

  • 《夜吟》

    昔遇孙真人,授我服气诀。幼读先子书,亦尝窥秘说。受持苦不坚,两鬓忽已雪。谓当屏孥累,兼复断荤血。千息燕子夜,颜色日腴悦。奈何堕醉梦,百病暗蟠结。幽抱谁实知,俗流每见亵。城市不可居,去去之岩穴。

  • 《舟行过龙鹜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

    一团烟火百十家,一丛林木千万花。浪游那料有奇遇,似入武陵眼生霞。诗人多爱疑可赏,舟人多忌戒无往。中途还未免迷行,初意得无成妄想。渔翁禅伯花所私,成仙成佛未可知。花今于我有大造,六幅归帆春水肥。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