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书终日困拘挛,每到凌歊意豁然。
千里日光斜照水,一川草色远连天。
青山顶上玄晖宅,采石江头太白船。
俱在目中浑可乐,何妨时复一扬鞭。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凌歊台六首》是宋代诗人吴芾创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以凌歊台为背景,描述了作者在凌歊台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凌歊台是一个地名,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凌歊台的美景和人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诗词中的“簿书终日困拘挛,每到凌歊意豁然”表达了作者在书本中困顿乏味的生活,但一到凌歊台,心情立即豁然开朗。这句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凌歊台的向往和渴望,凌歊台成为他心灵的净土。
“千里日光斜照水,一川草色远连天”描绘了凌歊台的自然景观。阳光斜照在水面上,形成一道道闪耀的光线。远处的一片青草融入天空,景色壮丽而广阔。这些景色给人以宽广和自由的感受,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
“青山顶上玄晖宅,采石江头太白船”描述了凌歊台的建筑和景物。玄晖宅是位于青山顶上的居所,太白船停靠在采石江边。这些景物与自然融为一体,增添了凌歊台的神秘和诗意。
最后一句“俱在目中浑可乐,何妨时复一扬鞭”表达了作者对凌歊台美景的欣赏和享受。诗词的结尾呼应了开头,以一扬鞭的动作,表达了作者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凌歊台的美妙,随时随地都能陶冶情操,享受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凌歊台的自然景观和建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心灵净土的追求。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情,给人以宁静、舒畅的感受。
破衲卷秋云,入山深更深。近闻营梵刹,应不累禅心。寒瀑泻苍壁,晚花生古林。遥思明月夜,谁听颖师琴。
潇湘多别离,风起芙蓉洲。江上人已远,夕阳满中流。鸳鸯东南飞,飞上青山头。
世乱君巡狩,清贤又告亡。星辰皆有角,日月略无光。金柱连天折,瑶阶被贼荒。令人转惆怅,无路问苍苍。宗社运微衰,山摧甘井枯。不知千载后,更有此人无。政入龚黄甲,诗轻沈宋徒。受恩酬未得,不觉只长吁。傥在扶天步,重兴古国风。还如齐晏子,再见狄梁公。棠树梅溪北,佳城
悄悄禁门闭,夜深无月明。西窗独暗坐,满耳新蛩声。
氐丑矜凶甚,临流列万幢。由来不自项,何荷欲浮江。
芙蓉开遍锦云低,夜饮渔庄月满池。按得新词倚红袖,桃花便面写乌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