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西门锁洞宫,古苔斑驳桧蒙茸。
百廊三殿惟眢井,万壑千岩有瘦筇。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灵佑观》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中文译文:
阳谷西门锁洞宫,
古苔斑驳桧蒙茸。
百廊三殿惟眢井,
万壑千岩有瘦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灵佑观》的道观,展现了它的幽静和古老之美。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质朴,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首先,诗人描述了阳谷西门锁住了洞宫的景象。阳谷是一个地名,洞宫指的是道观内的洞穴和宫殿。西门被锁住,可能意味着门外的世俗喧嚣无法进入洞宫,使得这个地方更加宁静和神秘。
接着,诗人描绘了洞宫内古老的景物。古苔斑驳的描述了洞宫墙壁上长满了年代久远的苔藓,桧蒙茸则形容了宫殿中的柱子,这种柱子常用桧木制成,因年代久远而生满了茸毛。这些描写传达了洞宫的岁月沧桑和历史的积淀。
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观内的景色。百廊三殿指的是道观内的廊子和殿堂,眢井则是指井水清澈见底,没有任何杂质。这些景物展示了道观的庄严和恢弘。
最后两句描述了道观周围的山岭景色。万壑千岩形容了山谷和岩石的众多而陡峭,有瘦筇则指的是山间生长的细长竹子。这些景物描绘了道观所处的山水环境,使得整个景象更加宏伟壮丽。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而朴素的描写展示了《灵佑观》的宁静和古老之美。通过描绘景物的细节,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和庄严的氛围,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道观的神奇和历史的厚重。
春月如处女,皎皎暮云间。婵娟不自衒,欲见乃许难。春云变态,玉貌长端端。封九龙扫尘匣,略与幽人看。
有鱼可漉酒可沽,尔更未知山水娱。今晨系缆才须臾,异日回头看画图。
新晴月正明,频听夜乌惊。未向高枝稳,时为绕树声。群飞自纷泊,众鸟不屏营。躁静於焉见,谁能度物情。
易水长虹白,将军首入秦。荆轲无剑术,不是报仇人。
丹霄路上歇征轮,胜地偷闲一日身。不署前驱惊野鸟,唯将后乘载诗人。岩边候吏云遮却,竹下朝衣露滴新。更向碧山深处问,不妨犹有草茅臣。
日长院宇,针绣慵拈,况倚阑无绪。翡帷翠幄看尽展,忘却东风帘户。芳魂摇漾,渐听不分明莺语。逗红蕉叶底微凉,几点绿天疏雨。画屏遮遍遥山,知一缕巫云,吹堕何处。愁春未醒,定化作,凤子寻香留住。相思人并,料此际,惊回最苦。亟丁宁池上杨花,莫便枕边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