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留别苏仁仲通判》

公才岂合尚题舆,天遣寒儒此曳裾。
午夜灯光曾共赏,三春乐事未全疏。
尊前窈窕传新唱,耳畔澜翻听异书。
此别不须勤怨惜,君王日日问严徐。

作者介绍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作品评述

《留别苏仁仲通判》是宋代周必大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公才岂合尚题舆,
天遣寒儒此曳裾。
午夜灯光曾共赏,
三春乐事未全疏。
尊前窈窕传新唱,
耳畔澜翻听异书。
此别不须勤怨惜,
君王日日问严徐。

诗意:
这首诗词是周必大写给苏仁仲通判的离别之作。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苏仁仲才华出众却追求清贫的选择的理解和赞叹。他认为天命使得贫寒的儒士必须这样低调地行走于世间。诗人回忆起他们一起在午夜赏灯时的欢乐时光,以及他们尚未完成的共同事业。他们在宴席上,优雅地传唱新的歌曲;在耳边,听着陌生而引人入胜的书卷之音。诗人表示这次离别并不需要过多的怨慕和遗憾,因为君王会每天问起苏仁仲的近况,他们之间的联系不会断绝。

赏析:
这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与苏仁仲通判之间的情感和交往,展现了友情和士人的境遇。诗人赞美了苏仁仲的才华和追求清贫的品德,并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他的敬意。诗人回忆起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午夜灯光的欢乐和未完成的事业,让人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追求。诗人还描写了离别时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这次别离的淡然态度,他相信君王会关心苏仁仲的情况,使他们之间的联系依然存在。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友情、士人的境遇以及对离别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期望。

  • 《宿东寺》

    一声黄鹄夜深归,栖雀惊鸣触殿扉。北斗半垂楼阁外,风旛浑欲上云飞。

  • 《秋夜怀归》

    乡里千山月,尘埃两鬓星。秋声虽是爽,客耳不堪听。多泪风前烛,孤明竹外萤。吟蛩更亡赖,终夜几曾停。

  • 《送致政朱郎中东归》

    平生不省问田园,白首忘怀道更尊。已上印书通北阙,稍留冠盖饯东门。冯唐老有为郎恋,疏广终无任子恩。今日荣归人所羡,两儿腰绶拥高轩。

  • 《将母赴赣道西昌》

    重来鸥阁晓,帆影涨新晴。倚槛云来去,闭帘花送迎。江湖春汗漫,岁月老峥嵘。手把忘忧草,夔夔绕太清。

  • 《梨岭(见闽南唐雅)》

    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 《丞相孟夏祗荐南郊纪献十韵》

    节应清和候,郊宫事洁羞。至诚闻上帝,明德祀圆丘。雅用陶匏器,馨非黍稷流。就阳陈盛礼,匡国祷鸿休。渐晓兰迎露,微凉麦弄秋。寿山横紫阁,瑞霭抱皇州。外肃通班序,中严锡庆优。奏歌三酒备,表敬百神柔。池碧将还凤,原清再问牛。万方瞻辅翼,共贺赞皇猷。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