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刘德修殿院持节归蜀》

堂堂柏府几人过,屈指精忠竟若何。
正尔浮云遮白日,赖公砥柱立颓波。
回天力挽千钧重,去国身轻一叶多。
万里长江向东去,清明无日可镌磨。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刘德修殿院持节归蜀》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堂堂的柏府有几人曾经走过?数一数,那些忠诚的人们到底有何结果?正当他们像浮云一样遮蔽白日时,幸好有刘德修像坚固的柱子一样屹立在摇曳的波涛中。他回天倾力挽回千钧重负,离开国家却身心轻如一片萍蓬。千里长江向东流去,清明时节无法抹去记忆。

诗意:
这首诗词以刘德修为主题,表达了对他的赞颂和敬佩之情。刘德修是一位忠诚的人物,他在动荡的时代中坚守正义,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了自己的力量。诗中通过对他的描述,描绘了他在历史长河中的伟大形象,以及他所代表的精神风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刘德修的敬佩和称颂之情。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和修辞手法,以突出刘德修的形象和他所承担的责任。比如,将刘德修比喻为坚固的柱子,表达了他在乱世中的重要作用和坚定的品质。另外,描述长江向东流去、清明无日可镌磨,暗示了刘德修的壮丽事迹将永远流传,清明节的日子也无法抹去人们对他的记忆。

这首诗词通过对刘德修的赞颂,既表达了对忠诚和正义精神的崇高敬仰,也彰显了作者对历史中伟大人物的思考和追忆之情。同时,这首诗词也展现了宋代社会价值观中对忠诚和正直的重视,体现了当时社会对这种品质的追求和推崇。

  • 《偈颂一百零二首》

    借家传帝纲丝,下公子仙鳌钓。捩转衲僧鼻头,撩拨诸方一笑。鲲化鹏飞总未知,推蓬对月平分破。却请维那,杨帆鼓棹。

  • 《罗敷词》

    妾本秦氏女,今春嫁王郎。夫家重蚕事,出采陌上桑。低枝采易残,高枝手难扳。踏踏竹梯登树杪,心思蚕多苦叶少。举头桑枝挂鬓唇,转身桑枝勾破裙。辛苦事蚕桑,实为良家人。使君奚所为,见妾驻车轮。使君口有言,罗敷耳无闻。蚕饥蚕饥,采叶急归。

  • 《小园梅未尽放叔用府教以诗索和勉胜韵以谢》

    造化机缄莫恨迟,须知开谢各因时。物华未分随春意,梅蕊先饶露玉肌。雪裹精神千万熊,水边潇洒两三枝。何当携酒浇花去,且遣诗筒为报知。

  • 《送顾伯玉麻阳簿》

    放州清江闸,及此新雨凉。故人得邂逅,好语倾肺肠。惜哉廊庙哭,漂泊落湖湘。前途阻勋业,末技呈词章。营营百年短,浩浩万古长。共惜天下宝,得志无相忘。

  • 《冶厅》

    邦君临治意何如,所重川流政化敷。堂上诸侯贵如许,高明他日见雄图。

  • 《迁居》

    久傍修门乏壮图,侵寻华发欲捐书。貂裘平日敝尘土,茅屋晚岁依江湖。落落青天月上后,萧萧红叶雁来初。故人载酒端好事,遣吾陶然忘旧庐。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