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我生何不辰,孤根不识桃李春。
天寒日短重愁人,北风随我铁马尘。
初怜骨肉钟奇祸,而今骨肉相怜我。
汝在北兮婴我怀,我死谁当收我骸。
人生百年何丑好,黄粱得丧俱草草。
呜呼六歌兮勿复道,出门一笑天地老。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爲名,改字履善,中举后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爲宁海军节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书正字,累迁着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迁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宁国府。六年,召除军器监兼学士院权直,以忤贾似道,罢。九年,起爲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赣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应诏勤王,除枢密副都承旨,浙西江东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抚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枢密使,诣元军议和,被拘。押至镇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同年五月,端宗继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带。景炎二年,败于空坑,出南岭。三年,授少保、信国公,移屯海丰,军溃被执北行,在道绝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终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着作遭难后散佚,元元贞、大德间其乡人辑编爲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编次爲诗文十七卷,另有《指南录》、《指南后录》、《集杜诗》等传世。事见本集卷一七《文山纪年录》,《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文天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张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爲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韩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简称韩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山集》(简称四库本)。《集杜诗》各本诗句诗题都有舛误夺漏,酌据《杜少陵集》(简称杜集)订补。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六歌》是宋代文天祥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我生我生何不辰,
孤根不识桃李春。
天寒日短重愁人,
北风随我铁马尘。
初怜骨肉钟奇祸,
而今骨肉相怜我。
汝在北兮婴我怀,
我死谁当收我骸。
人生百年何丑好,
黄粱得丧俱草草。
呜呼六歌兮勿复道,
出门一笑天地老。
译文:
我生,我生在何时辰,
孤根不识桃李春。
天寒日短,重愁人,
北风随我铁马尘。
初时怜骨肉钟奇祸,
而今骨肉相怜我。
你在北方,依偎在我怀中,
我死后,谁会收拾我的尸骸。
人生百年,何事最美好,
黄粱一梦,得与失都匆匆。
呜呼,六歌啊,不再言说,
出门一笑,天地皆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我生我生何不辰"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出生的疑问和困惑,感觉自己孤独而无法融入这个世界。"孤根不识桃李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却无法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诗中的"初怜骨肉钟奇祸,而今骨肉相怜我"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思念和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变迁和转折。"汝在北兮婴我怀,我死谁当收我骸"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和死亡的担忧,希望有人能够收拾自己的遗体。
最后两句"人生百年何丑好,黄粱得丧俱草草。呜呼六歌兮勿复道,出门一笑天地老"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作者认为人生百年,无论得失,都是短暂而匆忙的。他呼唤着六歌,希望不再言说,而只是出门一笑,面对天地的老去。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离别、死亡的担忧,同时也展现了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于世事无常的领悟。
中夜不成寐,屋梁落月空。揽衣惊鼠散,看剑炙灯红。吾道空山里,年华细雨中。故人有傲吏,相忆兴还同。
故侯将我到山中,更上西峰见远公。共问置心何处好,主人挥手指虚空。
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洞门千尺挂飞流,玉碎珠联冷喷秋。今古不知谁卷得,绿萝为带月为鉤。
藩宣秉戎寄,衡石崇势位。年纪信不留,弛张良自愧。樵苏则为惬,瓜李斯可畏。不顾荣官尊,每陈丰亩利。家林类岩巘,负郭躬敛积。忌满宠生嫌,养蒙恬胜智。疏钟皓月晓,晚景丹霞异。涧谷永不谖,山梁冀无累。颇符生肇学,得展禽尚志。从此直不疑,支离疏世事。
满院松桂阴,日午却不知。山人睡一觉,庭鹊立未移。出檐趁云去,忘戴白接z5.书眼若薄雾,酒肠如漏卮。身外所劳者,饮食须自持。何如便绝粒,直使身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