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语檐铃,苍霭藏古殿。
穿竹逢缁衣,拈花对黄面。
谁把山水心,为我露一线。
推窗古树隙,空水还匹练。
山色忽有无,潮来半空溅。
须臾簸舟楫,木叶飞片片。
鱼暇瓷掀舞,洲渚入{左火右平}炼。
山僧寂无言,千帆阅将遍。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六和塔僧房》是宋代蒲寿宬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天风语檐铃,
苍霭藏古殿。
穿竹逢缁衣,
拈花对黄面。
诗词的开篇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述了天风吹过檐下的铃声,苍茫的霭气掩藏了古老的殿宇。其中,缁衣和黄面分别代表僧人和佛像,意味着在僧房中,作者与佛教的精神世界相遇。
谁把山水心,
为我露一线。
推窗古树隙,
空水还匹练。
这一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渴望,希望有人能够与他分享山水的心灵体验。通过推开窗户,透过古树的缝隙,可以看到远处的水面,如同一条练子,舒展在眼前。
山色忽有无,
潮来半空溅。
须臾簸舟楫,
木叶飞片片。
这里描绘了山色变幻无常的景象,山的轮廓时隐时现。同时,潮水涌来,溅起的水花在空中飞溅。诗人用须臾来形容时间的短暂,簸舟楫指的是摇动船桨的动作,木叶片片飞舞,烘托出动荡的场景。
鱼暇瓷掀舞,
洲渚入{左火右平}炼。
山僧寂无言,
千帆阅将遍。
这一段描绘了水中游动的鱼儿,它们在水中优雅地舞动,如同瓷器上的纹样。洲渚指的是水中的小岛和浅滩,它们仿佛融入了左右两岸的火和平的炼炉中。山僧寂无言,观赏着千帆往来,见证了船只的来去。
整首诗词以自然山水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心灵的寄托。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平凡世界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融入了佛教的元素,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此中无他肠,饮少乃辄醉。眼眩力不支,便欲投床睡。顿空名利心,愿弃人间事。渊时千载上,当复知我意。
对言方有默,因默乃名庵。庵留默不遣,一物遂为三。龟扫泥中痕,正恐力弗堪。自问呵默者,了然成妄谈。
又携刀笔泛膺舟,蓝口风高桂楫留。还似郢中歌一曲,夜来春雪照西楼。
凉室无外响,空桑七弦分。所弹非新声,俗耳安肯闻。月落未终曲,暗中泣湘君。如传我心苦,千里苍梧云。
丙夜清光些子见,儿童惊喜强雄夸。阑珊高兴应无几,恰似春残看落花。
眼如胡僧之碧,口如老庞之吸。子云要伴玄草,添丁勿翻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