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摺榴花照画筵,八千椿历记遐年。
东公西母朱颜老,玉女金童彩服鲜。
梅雨涨添春色酒,麦秋黄起寿炉烟。
铜壶未下三更水,犹是清和四月天。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六叔父生朝三首》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百摺榴花照画筵,
八千椿历记遐年。
东公西母朱颜老,
玉女金童彩服鲜。
梅雨涨添春色酒,
麦秋黄起寿炉烟。
铜壶未下三更水,
犹是清和四月天。
译文:
红榴花绽放如百层绢纸,在绘画的宴席上映照着光辉,
八千椿树见证了岁月的流转。
东公和西母的容颜渐渐苍老,
玉女和金童穿着鲜艳的服饰。
梅雨过后,春色更加繁盛,酒杯中增添了欢乐,
麦秋时节,黄色的烟雾从寿炉升起。
铜壶里的水还未流尽到三更时分,
依然是明净和谐的四月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丽堂皇的景象,以及人事已非的变迁。首先,诗中的榴花和椿树等景物,以其美丽和历史的长久流转,象征着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轮回。作者通过描写东公和西母容颜老去的情景,表达了人事已非的感慨和对光阴流逝的深思。东公和西母代表了多少年前的人物,他们的容颜苍老,彰显了时光无情的侵蚀。
接下来,诗人又描绘了一幅丰收和寿庆的景象。春天的梅雨过后,大地一片生机勃勃,酒杯中的春色更加浓郁,寿炉中的炊烟也逐渐升起。这里所描绘的是丰收的盛景和人们庆祝寿辰的场景,体现了生活的喜悦和繁荣。
最后,诗人以铜壶未下三更水的细节描写,表达了对安宁和和谐生活的追求。即使已经深夜,但水仍然清澈明净,没有被烦忧和纷扰所玷污,这象征了诗人内心对宁静和纯净的向往。
整首诗以华丽的描绘和鲜艳的色彩,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富有生气和内涵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事物的观察,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以及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妙处和春莫遣知,晚尊随柳逐花移。落花绣地春深日,翠柳篵空月上时。
岁岁东风二月时,司花辛苦染晴枝。夜输百斛蔷薇水,晓洗千层玉雪肌。寒食清明空过了,姚黄魏紫不曾知。春愁蹙得眉头破,何处如今更有诗。
醉见千山面。晚晴初、蝉声未了,鸟声尤远。知道仙人丹灶在,尚有陈灰犹暖。但只恐、松枯石烂。笑问年华应不换,又如何、洞里笙箫断。还念我,去归晚。千岩万壑猿啼遍。一思量、一回懊恨,一回泪眼。岂是自家无仙骨,尚被红尘牵绊。要分此、烟霞一半。当日朱仙和葛老,更老黄、
羲和午停车,草木静若萎。我居倦烦促,谁与开我怀。出井泉失冷,迎凉幌空开。翩翩投林羽,饥渴复谁哀。仁哉林间风,为我时一来。惜哉为功薄,隆赫安能回。观涛感巨壑,清啸想高台。徘徊滞心赏,怅望意悠哉。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斯文宗主赖公归,不使它杨僭等夷。四海声名今大手,万人辟易几降旗。天方欲治将焉往,用不崇朝尚窃迟。整顿乾坤从小试,南州昔日洗潢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