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岷山来,灌注天下半。
东行近海门,勇往更瀰漫。
苍峦忽中流,屹立助杰观。
孤根入层渊,秀色连两岸。
我来最奇绝,霜月与璀璨。
褰衣到绝顶,恍若上河汉。
悠然发遐思,俯仰为三叹。
乾坤无余藏,今古有长算。
更深寂群动,树杪独鸣鹳。
回头唤山僧,为记此公案。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诚斋集》卷九八《张钦夫画像贊》作钦夫),号南轩(同上书卷七三《怡斋记》作乐斋),祖籍绵竹(今属四川),寓居长沙(今属湖南)。浚子。从胡宏学,与朱熹、吕祖谦爲友。以荫入仕。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浚爲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辟爲书写机宜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二)。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汤思退用事,主和议,随父罢。干道初,主讲岳麓书院。五年(一一六七),起知抚州,改严州。六年,召爲吏部员外郎兼权起居郎侍立官,寻兼侍讲,迁左司员外郎。明年,出知袁州,以事退职家居累年。淳熙元年(一一七四)起知静江府,广南西路安抚经略使。五年,除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七年卒,年四十八。有《论语解》、《孟子详说》、《南轩先生文集》等。事见《晦庵集》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诚斋集》卷一一六《张左司传》,《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张栻诗,以明嘉靖元年刘氏慎思斋刻《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其中诗七卷)爲底本。校以明嘉靖缪辅之刻本(简称缪刻本)、清康熙锡山华氏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留题金山寺》是宋代张栻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长江岷山来,灌注天下半。
东行近海门,勇往更瀰漫。
苍峦忽中流,屹立助杰观。
孤根入层渊,秀色连两岸。
我来最奇绝,霜月与璀璨。
褰衣到绝顶,恍若上河汉。
悠然发遐思,俯仰为三叹。
乾坤无余藏,今古有长算。
更深寂群动,树杪独鸣鹳。
回头唤山僧,为记此公案。
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金山寺景色的赞美,描绘了长江岷山的壮丽景色。它以江山秀丽的自然景观作为背景,通过描写大自然的壮丽与恢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词以金山寺为中心,将大自然的景色与人的行动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画面。作者以自己登上金山寺的绝顶为视角,感叹自然景观的壮美,感受到高山峻岭的巍峨与壮丽。
诗词中的“霜月与璀璨”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叹之情,描绘了秋天的寒冷和月光的明亮。作者将自己融入这一壮丽的景色中,感受到宇宙的辽阔和人生的短暂。
诗词的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作者以悠然自得的心态,思考乾坤之间的无穷与有限,以及历史的长远眼光。他感叹人类在宇宙中的微小与渺小,以及时间的无情流转。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基础,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追求。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融入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内涵。
高才不沉没,奋笔动天幄。古今明治乱,王霸辨醇驳。文成数千言,粲若玉就琢。拜官诸侯府,千文兹把握。过别要我赠,强言惭鄙朴。董生崇正义,孙子陷曲学。彼其趋舍间,为道一何邈。愿君审兹术,名节重山岳。
东方闻有扶桑木,南土今开朱槿花。想得分根自晹谷,至今犹带日精华。
终日穷经史,思惟事转深。公忠怀士意,是理好相录。聪慧玄高鉴,回邪枉用心。从容闲岁月,学古便知今。
乃翁只解日争晖,不解尘中脱叔兮。杨簿故应过习簿,建溪好处说松溪。此行诗句何须觅,满路春光总是题。飞上金鸾稳安脚,竹林分付一莺啼。
君于场屋素称雄,非止原夫一技工。贯虱心推白社族,执牛耳属紫薇公。乌衣子弟如康乐,绛帐先生得马融。看得龙飞第一榜,联翩奏赋冠南宫。
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