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青溪山,峰峦秀如刻。
作庵贤主人,只恐归未得。
且住三千秋,游戏人间客。
遗蜕何足论,西乾有真宅。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诗词:《刘致政寿藏归庵》
我爱青溪山,峰峦秀如刻。
作庵贤主人,只恐归未得。
且住三千秋,游戏人间客。
遗蜕何足论,西乾有真宅。
中文译文:
我热爱青溪山,山峦美丽如刻。
我建造了一座庵堂,但担心无法归还。
暂且在此逗留三千秋,游戏人间的过客。
世俗的尘事算不得什么,西乾山中有一处真正的居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姜特立创作的《刘致政寿藏归庵》。这首诗以自然山水和人生归宿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诗人深情地表达了对青溪山的热爱,形容山峦之美如同精雕细刻,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细腻之处。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建造的庵堂,暗示自己在世俗纷扰中寻求一种避世的归宿。然而,诗人却担心无法实现这个归宿的愿望,这种忧虑和不安在诗中得到了抒发。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以游戏人间的姿态,意味着他对人世间的短暂停留和游玩,并且表达了对人生的淡然态度。他暂时将庵堂作为逗留之所,感受人间的喜怒哀乐,体验世俗的情感与体验。
最后两句,诗人以遗蜕的比喻,指出世俗的尘事对于他来说并不重要,相比之下,西乾山中的真宅才是他真正向往的归宿。这里,西乾山被描绘为一个超越世俗尘嚣的净土,是诗人心灵的归宿之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山水和虚构的庵堂,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生归宿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追求心灵的安宁和真实的归宿。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姜特立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京携刽子丹谁颈,怒发私书族几家。天上那无黄背子,人间岂有白桃花。
巉岩恶面插苍须,中道时时自笑呼。但怪佯狂轻去俗,果闻高论足开余。恶看富贵庸男子,喜见徜徉隐丈夫。我是自高无许可,今朝为子一长吁。
望里春风接翠微,无情风自送潮归。钱塘江上怅斜晖。我似江潮来又去,君如鸥鹭逐波还。人生知己总相怀。
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