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禀微有偏,积习日蕃衍。
矫厉工弗深,其末必犹反。
陈淳(一一五五~一二一九),字安卿,学者称北溪先生,龙溪北溪(今福建漳州)人。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乡贡进士。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朱熹知漳州,淳执贽从学,延置学宫。曾权长泰簿(本集卷四《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解职归题主簿轩壁》)。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预特试,明年授安溪簿,未及上,十二年卒,年六十五。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陈宓《北溪先生墓志铭》、门生陈沂《北溪先生叙述》,《宋史》卷四三○有传。 陈淳诗,以明弘治三年抚州守周梁石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溪大全集》(简称四库本)、清干隆四十八年陈文芳刻本(简称陈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是宋代诗人陈淳的作品。这首诗以自警之心为主题,描绘了人们天性微弱而带有偏见,习气日益增多,如果不加以矫正,最终必然会引发反作用。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尚未提供,但我们可以分析其诗意和赏析。
诗词通过对人性的揭示,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应自我警醒、自我反省的思考。首句"气禀微有偏,积习日蕃衍"暗指人们所天生具有的气质微弱而带有偏见,习性日积月累,逐渐扩大。
接下来的"矫厉工弗深,其末必犹反"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的习性和偏见的警示。即使人们做出一些矫正和努力,但由于起始时的习性已经根深蒂固,最终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通过这首诗,作者呼唤人们应当警醒自己的内心,反省自身的偏见和习性,以免陷入恶性循环。这也是一种对于修身养性、追求真理的思考和劝诫。
这首诗词在表达主题时使用了简练而有力的语言,通过对人性弱点的揭示,给人以深思和警示。它提醒人们要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以免固步自封、陷入偏见,从而能够走向更高的境界和智慧。
南园蝴蝶飞,绿草迷行迹。青镜扫长蛾,娟娟弄春碧。锦屏千里梦,寂寞愁芳色。小字写长笺,鳞鸿坐相隔。
默默幽轩祗自知,天人一理未容欺。檐光坐揖青山入,窗影閒看白日移。休道嚣尘侵晏宅,由来表里堪黄陂。思惟泯处全真现,存得灵龟笑朵颐。
树隔残钟远欲无,野云漠漠雨疏疏。飞蚊尽逐南风去,父子灯前共读书。
六鹤飞来松帐晓,菊迟梅早年光。西池移宴到萱堂。笙箫清弄玉,环佩暖回香。未问诰花金五色,新来乐事难量。双添雏凤趁称觞。争书八十字,分抱彩衣旁。
岁既遭连旱,天恩锡屡丰。匪霜伊作雪,因燠遂成风。信岂朝夕际,谁云反覆中。寒厅苦无事,冷语却惭工。
静寄向空林,於今岁月深。因知閒趣味,懒与俗浮沉。霁雪千峰玉,朝阳万树金。是吾真富贵,不觉动微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