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有洲龙屈蟠,爪牙润泽鳞甲寒。
桃花水肥意腾跃,似欲上与青天干。
西昌有士龙变化,云可以乘泥可谢。
胪传未放雷呜春,弦诵犹挑灯破夜。
作成况遇今赵侯,萤窗开处吞龙洲。
儒风相高踏鹏背,士气自敢骑鳌头。
县前洲觜年年长,图谶会当应如响。
雁塔固无过我前,云台更要在人上。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龙州书院》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丰。这首诗描绘了龙州书院的壮丽景象,体现了书院的崇高精神和文化意义。
诗词中提到了西昌洲的龙屈蟠,形容了龙州书院宏伟壮丽的建筑,以及书院内书香浓郁的氛围。桃花水肥意腾跃,似欲上与青天干,表达了书院的文化氛围高涨,仿佛要直冲云霄,与天地相连。
诗词中还描述了书院内的学子们,他们志向远大,虽然身处龙变化的壮丽建筑之中,却能保持谦逊和谨慎。他们勤奋好学,像云一样乘风翱翔,像泥一样谢逝光。他们怀着对知识的渴望,诵读着经典,挑灯夜读。
诗词还提到了赵侯,表明这所书院受到赵侯的赏识和支持。赵侯打开了窗户,让书院的光芒照亮整个洲。这里的儒风盛行,人们的士气高昂,敢于骑在龙头上,意味着他们有着崇高的志向和自信的气质。
最后,诗词中提到了县前洲、雁塔和云台,与龙州书院相比较。作者认为县前洲的年龄已经很长了,而龙州书院的图谶应该会有如雷鸣般的回响。雁塔虽然在我之前,但云台必须在人之上,这表明作者对自己所处的书院和文化的自豪和自信。
总之,《龙州书院》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龙州书院的壮丽景象和学子们的追求,展示了书院的文化繁荣和学术氛围。诗词充满了豪情和自信,表达了对儒风的推崇和对文化的追求。
沙头寂寂晚维舟,词客重来感旧游。江上夕阳诸葛庙,雨中芳草仲宣楼。天连锦水来春色,云暗襄陵起暮愁。回首可怜梁甫意,一官牢落向南州。
万蕊千葩染似红,停杯无语恨东风。薄寒且为花愁恼,何况开时值雨中。
贾庙巍巍尽敕封,秦齐两国受恩同。木棉庵下无依鬼,合策麒麟第一功。
可怜风味故依然。
青烟何处淡孤洲,有客经年业一钩。芳草渡头新贳酒,碧云天际已归舟。
看花走马绍兴间,彼此春风各少年。黄甲诸儒今几许,白头同舍省东偏。昨宵归梦月千里,余债欠君诗两篇。已乞闽山一窠阙,老身只要早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