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沧江去,时时得意归。
自能终洁白,何处误翻飞。
晚立银塘阔,秋栖玉露微。
残阳苇花畔,双下钓鱼矶。
雪里曾迷我,笼中旧养君。
忽从红蓼岸,飞出白鸥群。
影照翘滩浪,翎濡宿岛云。
鸳鸿解相忆,天上列纷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鹭鸶二首》是唐代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鹭鸶的自由飞翔和美丽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纯洁的向往。
诗中的鹭鸶是一种白色的水鸟,常见于江河湖泊一带,善于钓鱼。诗人以鹭鸶为喻,反映了他追求自由、追求纯洁的精神追求。
诗的第一部分写诗人看到鹭鸶日夜在江河间自由飞翔,但它总是能时时回归自己的乐园,所以它不会迷失自己。第二部分写诗人观察鹭鸶在银塘上栖息,秋天里水珠微湿鹭鸶的羽毛。接着诗人转移到自己的经历上,他曾在雪地中迷失,但却在笼子里养鹭鸶,现在鹭鸶已经从芦苇边的红蓼上飞出来,成群的白鸥在天空中飞翔。最后一部分写鹭鸶的倒影映照在江滩的浪花上,羽毛沾湿的翎毛在宿岛的云中,在天空中飞舞,与其他鸟儿一起排列成繁多的形态。
整首诗以鹭鸶为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纯洁的向往。鹭鸶在自然界中飞翔,表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纯洁的白色鹭鸶,象征了诗人追求心灵纯洁的精神追求。通过与鹭鸶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意深远。
珠树森森秀阮林,高堂有母各欢心。兰陔娱养时多暇,勿遣平安阙嗣音。
六十归来,今过七十,感谢圣恩嘉惠。早眠晏起,渴饮饥餐,自己了无心事。数卷残书,半枚破砚,聊表秀才而已。道先生、快写能吟,直是去之远矣。没寻思、拄个青藜,*双芒屦,走去渡头观水。逝者滔滔,来之衮衮,不觉日斜风细。有一渔翁,蓦然相唤,你在看他甚底。便扶杖、穿起
村烟城树远依依,解指青溪与翠微。风送白鱼争入市,江过黄鹄渐多矶。家从久念方惊别,地喜初来也似归。近日江南新涝后,稻虾难比往年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总道狙公不易量。朝三暮四尽无妨。旧时邺下刘公干,今日家中白侍郎。歌浩荡,酒淋浪。浮云身世两相忘。孤峰顶上青天阔,独对春风舞一
已饱忧患味,方收翰墨动。龙飞新进士,猿臂老将军。千里推车轴,群工愧斧斤。天乎如有意,更为续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