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洛阳春》

红纱未晓黄鹂语。
蕙炉销兰炷。
锦屏罗幕护春寒,昨夜三更雨。
绣帘闲倚吹轻絮。
敛眉山无绪。
看花拭泪向归鸿,问来处、逢郎否。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洛阳春》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红纱未晓黄鹂语,
蕙炉销兰炷。
锦屏罗幕护春寒,
昨夜三更雨。
绣帘闲倚吹轻絮,
敛眉山无绪。
看花拭泪向归鸿,
问来处,逢郎否。

译文:
红纱未揭晓,黄鹂鸣叫。
蕙炉烟消兰香断。
锦屏罗幕保护春寒,
昨夜三更下着雨。
绣帘静静地倚着轻飘飞的絮,
我收起眉头,思绪万千。
看着花儿擦去泪水,向着南方飞翔的归鸿,
问它来自何处,是否遇到了我的爱郎。

诗意:
《洛阳春》这首诗以洛阳的春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清晨的景色,黄鹂的鸣叫和红纱未揭示的景象,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诗人通过描写蕙炉销兰炷、锦屏罗幕等细节,表达了对爱情的期待和渴望。雨夜的细雨和飞舞的轻絮,以及绣帘倚立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的波动。最后,诗人看着花儿擦去泪水,向南方飞翔的归鸿,表达了对远方爱郎的思念和期盼。

赏析:
《洛阳春》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春天和爱情的深切感受。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如红纱未揭、蕙炉销兰炷、锦屏罗幕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和爱情的向往和渴望。诗中的雨夜细雨和飞舞的轻絮,以及绣帘倚立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的波动。最后,诗人以花儿擦去泪水和归鸿飞翔的情景,寄托了对远方爱郎的思念和期盼。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春天和爱情的热爱和渴望,给人以清新、浪漫的感受。

  • 《睡起三绝》

    五更展转待晨光,到晓瞢腾入睡乡。却是金门早朝客,千金不博枕中方。

  • 《早发》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 《过胡文定公碧泉书堂》

    入门认溪碧,循流识深源。念我昔此来,及今七寒暄。人事几更变,寒花故犹存。堂堂武夷翁,道义世所尊。永袖霖雨手,琴书贲丘园。当时经行地,尚想语笑温。爱此亭下水,固若玻璃盆。晴看浪花涌,静见潜鳞翻。朝昏递日月,俯仰鉴乾坤。因之发深感,倚槛更忘言。

  • 《次韵阎仲甫郎中病起二首一》

    伏波七十老鍪弧,薏苡何曾适病躯。高卧输公无一事,评诗校画是功夫。

  • 《踏莎行》

    梦褥光宗,河东右族。向来到耳声华熟。游从两世记金兰,风流二阮居南北。今夕何辰,相亲灯烛。一廛我愿依韦曲。长君未可赋骊驹,山人莫为蒲轮促。

  • 《闻北虏入灵州二首》

    河冰一夜合,虏骑入灵州。岁岁征兵去,难防塞草秋。见说灵州战,沙中血未干。将军日告急,走马向长安。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