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师和尚,可称吾徒。
明禅悟道通儒。
子细研穷正觉,并段差殊。
温良恭俭让礼,生老病死苦嗟吁。
当修进,炼木金水火,土证无馀。
三教门人省悟,忘人我,宜乎共处茅庐。
物外玄谈,句句营养毗卢。
常怀博施济众,气神和、丹结明珠。
归兜率,向大罗,蓬岛同居。
《满庭芳 和霭戒师师父》是元代马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戒师和尚的高尚品德和卓越修行,表达了修行者应当追求的境界和理念。
这首诗词展现了戒师和尚的卓越悟性和广博的学识,他精通儒家和禅宗的教义,对禅宗的领悟达到了深入的境地。作者通过对戒师和尚的描述,突出了他对正觉的细致研究和对道路的坚守。
诗词中描绘了戒师和尚温和、恭谦、节俭、有礼的品德,他在生活中以谦和的态度对待他人,关怀着众生的痛苦。他将修行视为一种炼炉,通过修炼木、金、水、火、土五行,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觉悟的境界。戒师和尚的教诲和修行方法,深深影响着门人,使他们能够超脱个体的纷扰,共同生活在茅庐之中。
诗词中的"物外玄谈"表明了戒师和尚超越尘世的境界,他的言谈举止都蕴含着深意。每一句话都像是一颗养分丰富的明珠,滋养着修行者的心灵。戒师和尚常怀慈悲之心,乐于施济众生,他的气质和精神都像是一颗明亮的丹珠,散发着光彩。
最后,诗词中提到了归兜率和蓬岛,归兜率是佛教中指向解脱的境地,而蓬岛则是虚无的象征。这里表示戒师和尚已经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与大罗天同居,意味着他已经超越了尘世的束缚,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这首诗词通过对戒师和尚的描写,表达了修行者应当追求的高尚品德和境界。它强调了谦和、慈悲、智慧和超越尘世的境地,对读者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元代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传达了对修行道路的思考和追求。
返必展墓入,去当哭墓行。谁知颜氏子,事死乃如生。
绿野平泉,古来人事,空里飞花。月榭风亭,荷漪藓石,说郑公家。老梅傍水茶牙。人那得、光阴似他。万种思量,百年倒断,付与残霞。
明发望远山,一一粲可数。幽人萌望心,便被山灵妒。逡巡出神通,变化足惊怖。初将兜罗绵,擘作霏微絮。周遭裹世界,仰视失天宇。高悬赤瑛盘,不计丈尺许。下照空蒙间,红光贯轻素。中有人物影,纷纭竞来去。亦各有所持,莫辨是何具。犹嫌未奇怪,别出奇怪处。珠立一路憧,瑶森
萸菊香凝雾。记重阳、才经三日,帨悬朱户。紫殿玉垣称寿斝,潋滟琼花清露。正万里、尘清淮浦。地宝从来标瑞应,甚新曾、秀出金芝树。正此处,诞申甫。人间小住千秋岁。画堂深、彩侍怡声,慈颜笑语。况是加恩封大国,锦诰鸾翔凤舞。便娱侍、鱼轩沙路。御果金泥宣晓宴,卷宫帘、
昔贤抱奇识,阅世犹鼠肝。深颦畏轩冕,自谓山林宽。至今仰高躅,凛若冰雪寒。我侯坐少孤,久著聚鶡,屡费黄金丸。归来长太息,依旧一瓢箪。偶逢隐者谷,爱此高巑屼。结庐面绝壁,所幸一枝安。侯今未全老,每据伏波鞍。曷不持长缨,取虏报县官。功名事不磨,未可乐丘墦。嗟我如
鸣珂碎撼都门晓,旌幢拥下天人。马摇金辔破香尘。壶浆盈路,欢动一城春。扬州曾是追游地,酒台花径仍存。凤箫依旧月中闻。荆王魂梦,应认岭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