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满庭芳 咏三教》

释演空寂,道谈清静,儒宗百行周全。
三枝既立,递互阐良缘。
尼父名扬至圣,如来证、大觉金仙。
吾门祖,老君睿号,今古自相传。
玄玄。
同一体,谁高谁下,谁后谁先。
共扶持邦国,普化人天。
浑似沧溟大海,分异派、流泛诸川。
然如是,周游去处,终久尽归源。

作品评述

诗词:《满庭芳 咏三教》
朝代:元代
作者:王丹桂

满庭芳 咏三教
释演空寂,道谈清静,儒宗百行周全。
三枝既立,递互阐良缘。
尼父名扬至圣,如来证、大觉金仙。
吾门祖,老君睿号,今古自相传。
玄玄。
同一体,谁高谁下,谁后谁先。
共扶持邦国,普化人天。
浑似沧溟大海,分异派、流泛诸川。
然如是,周游去处,终久尽归源。

中文译文:
满庭芳 咏三教
释教宣扬空灵宁静,道教倡导宁静清净,儒教弘扬百行美德。
三教并立,相互展示良好的关系。
尼父指佛教的祖师释迦牟尼,如来是佛教用语,指释迦牟尼佛,大觉金仙是道教用语,指达到大觉境界的仙人。
吾门祖指道教的祖师老子,老君是老子的尊号,道教的传承始终如一,流传至今。
玄玄。
三教同为一个整体,谁高谁低,谁晚谁先,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共同支持国家,普及教化人类和天地。
宛如浩瀚的大海,各教派别分野不同,流转于各个地方。
然而事实如此,周游各地,最终都回到原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宏阔的视野,描述了佛教、道教和儒教三教的共同点和互补关系。作者通过借用各教派的术语和祖师的名号,表达了三教相互扶持、共同追求智慧和道义的精神。诗中提到的"满庭芳"暗指三教的丰富和繁荣,象征着宗教的繁盛和普及。

作者通过运用"玄玄"两字,表达了三教的神秘和深奥之处。他强调三教虽然不尽相同,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无高低之分,无先后之别。这种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于宗教的包容和超越的态度。

诗中还通过"共扶持邦国,普化人天"的描述,强调了三教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力。它们共同致力于国家的安定和人类的修身养性,具有普世的教化作用。

最后的几句"浑似沧溟大海,分异派、流泛诸川。然如是,周游去处,终久尽归源",表达了宗教的广泛传播和多样性,但最终都回归于宗教的源头。宗教的发展和流传如同大海般浩渺无边,分化成各个派别,流传于各地,但最终都指向同一个归宿。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运用了比喻手法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三教的理解和思考。它弘扬了宗教的包容性、普世性和互补性,传达了一种和谐共处、相互尊重的宗教观念。这首诗词通过深邃的意境和抒发诗人对于宗教的感悟,展示了作者对于宗教和人生哲学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和思想价值。

  • 《送权守解印趋阙》

    欲挽行人入醉乡,残春岐路日偏长。花容贴雨蜂儿静,麦浪翻风燕子凉。心计已高刘晏幕,恩波终载召公棠。去思正伴东溪水,听得潺湲更断肠。

  • 《观王文之所藏荆公帖》

    余行江左路,曾涉蒋山椒。野逸思乘蹇,仪型想冠貂。帖窥藏五世,诗续咏前朝。永日欣无斁,巾欹膝屡摇。

  • 《送蔡伯畛往潮州四首》

    迎侍虽然胜左迁,恋乡毕竟怕离筵。读书不合能讥佛,罚向潮州住几年。

  • 《送友人南归》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 《赠刘忠朴》

    楹何为折剑何借,须肯为佛粪肯尝。马公布衾王公饭,石家锦障丁家香。忠邪佞邪两无定,一雕一璞异其性。忠朴先生躔法高,古今四者岂关命。五九六馀能善恶,铁算不是并州错。便从忠朴问如今,忠果谁忠朴谁朴。

  • 《张明发有问用前韵谢之》

    本自光明不费灯,个中元不隔微尘。如何曾点归来后,千古无人解咏春。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