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跨羸骖去,江村访酒家。
杖头无阿堵,肯听锦囊赊。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漫兴九首》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漫兴九首
欲跨羸骖去,
江村访酒家。
杖头无阿堵,
肯听锦囊赊。
诗意:
这首诗以行吟之姿,表达了诗人方回的漫步情怀。诗人有意离开疲惫的现实,骑着瘦弱的马儿,希望能够踏上一段漫长的旅程,去寻找位于江村的酒家,寻求片刻的宁静和放松。在行进的路上,他手中的拐杖上没有阿堵(一种用来托住拐杖的金属支架),意味着他毫不拘束,自由自在地行走。他心甘情愿地倾听着别人的请求,甚至愿意慷慨地赊账,展现了他慷慨豪放的性格。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胸怀和行走的志向。诗中的"羸骖"形容了马匹瘦弱的样子,暗示了诗人身世的艰辛,同时也凸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的追求。"江村访酒家"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目标,江村代表了宁静和自然,而酒家则代表了一种心灵的寄托和慰藉。诗人的杖头没有阿堵,意味着他没有束缚和负担,可以自由地行走。他愿意倾听别人的请求,展现了他豪放大度的性格。整首诗流畅自然,充满了意境和情感,表现出了诗人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这首诗词展现了方回诗人的豪放和追求自由的个性,表达了他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马匹的瘦弱和行走的自由,以及对江村酒家的追求,诗人表达了对宁静、自然和心灵寄托的渴望。整首诗词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给人以愉悦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君才端可用於时,努力行将彻主知。出处到头皆分定,相期於道不须离。
智门真得祖家风,放出云门广长舌。大智如愚,大巧若拙,用尽工夫参不彻。莫於平地上增堆,休向虚空里钉橛。
机声咿轧到天明,万缕千丝织得成。售与绮罗人不顾,看纱嫌重绢嫌轻。
骏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
只锄蔬甲亦妨閒,久与溪云断往还。今日偶来僧却在,共煎茶吃话庐山。
王业致艰难,功成退自安。闲中犹有俸,品外更无官。洛水垂帘听,嵩峰凭几看。唯应问安诏,时复到门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