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常是犯凝寒,换骨曾凭九转丹。
结实和羹知不晚,试尝花蘂吐应酸。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
中文译文:
年年常是犯凝寒,
换骨曾凭九转丹。
结实和羹知不晚,
试尝花蘂吐应酸。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王之道所作,题目为《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诗人通过表现梅花的形象,抒发了对坚韧不拔、顽强生长的梅花精神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特点和品性,抒发了梅花的坚韧与美丽。首句“年年常是犯凝寒”,表达了梅花常年在寒冷的环境下生长的特点,它们能够顶住严寒的考验,仍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第二句“换骨曾凭九转丹”,通过比喻梅花换骨成长,表达了梅花在冬天中坚持生长的毅力和顽强。第三句“结实和羹知不晚”,意味着梅花虽然是冬季的花卉,但它的果实在春天也能成熟,体现了梅花的坚持和自强不息的品质。最后一句“试尝花蘂吐应酸”,描写了梅花的花蘂味酸,既是对梅花的形象描绘,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抒发了梅花的坚韧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品质。梅花在严寒中开放,不畏寒冷,展示了顽强生命力和对美的追求。诗人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对梅花的钦佩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坚韧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诸公学道,略听予言。如同干句家缘。试看登杆踏索,走马行船。何曾说辛道苦,遇艰难、转转心坚。忘危险,更忘身忘命,忘后忘前。不管傍人冷笑,殷勤地,常常谨谨专专。假是苏秦陆贾,说不回肩。人能如斯向道,可搜真、搜妙搜玄。无不悟,又何愁不做神仙。
弓刀陌上,净蛮烟瘴雨,朔云边雪。幕府横驱三万里,一把平安遥接。方丈三韩,西山八诏,慕义羞椎结。梯航入贡,路经头痛身热。今代文武通人,青霄不上,却把南州节。虏马秋肥雕力健,应看名王宵猎。壮士长歌,故人一笑,趁得梅花月。王春奏计,便须平步清切。
山瘦溪如练,丹青见亦稀。乱鸦将景过,孤鹜带霞飞。秋色此时老,故园何日归。西风吹独立,搔首怯征衣。
萧条良夜永,秋草对衰颜。露下鸟初定,月明人自闲。独悲无旧业,共喜出时艰。为问功成后,同游何处山。
遍室清凉,满堂功德。四方八表无遮塞。灵光万道出昆仑,人前岂敢夸仙格。缄口无言,灰心有则。姓名已录华胥国。逍遥自在看长安,金花
按图得此已欣然,胜趣何尝有变迁。一把香茅千个玉,不妨邂逅揖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