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海余生在,桑榆暮景闲。
只堪娱老圃,焉用访名山。
邻屋晓舂急,客床乡梦还。
江天啼鴃处,残月几回弯。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梦觉闻香》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梦醒后闻到一阵芳香,
湖海已经度过一生,岁月如晚霞般安逸。
只愿在老年时享受园艺的乐趣,
何必再去追寻名山胜景。
旁边的邻居早晨忙着舂米,
我床上的乡梦却依然回荡。
江边的天空中啼鸟声嘹亮,
残月多次弯曲在夜空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年人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展示了自己对人生的深思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示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湖海余生"和"桑榆暮景"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但诗人并不悲观,他选择在园艺中寻求乐趣,享受平淡而宁静的生活。诗中的"江天啼鸟处,残月几回弯"描绘了清晨的宁静和夜晚的静谧,与前文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这首诗以简练的词语和自然的描写方式,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追求。整首诗情感平和,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给人以宁静、安详的感受。
讲习岂无乐,鑽磨未有涯。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酒可陶吾性,诗堪述所怀。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
皇天老眼定何居,祸酷如公古亦稀。酖毒不令猜叔子,药家谁实死颜畿。人心纵险难清白,世变不磨真是非。毕竟若为书史册,暮江倚徙泪沾衣。
小艇争浮浦,幽人独倚扉。新泥添燕垒,细雨湿莺衣。葚紫桑新暗,秧青水正肥。欣然语邻父,投老得相依。
层层落落影团团,切忌当阳著眼看。直下有无俱不立,白漫漫又黑漫漫。
春来自分菊成坡,秋晚何妨日一过。喜色忽看眉上见,霜华应向掌中多。一枝须索蚁浮甕,三径从教雀可罗。坡下有泉唯可饮,西风吹鬓未应皤。
堂堂延阁老,遗范见期人。孝友传家旧,诗书用力新。人心危易失,圣学妙难亲。原勉思弘毅,求仁可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