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晓未止,疾风朝更颠。
茅飞疏我屋,禾偃病民田。
未可专时戾,多繇得地偏。
虽然岂无念,衣薄尚无绵。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明日雨不止风加甚》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明日雨不停,风更加猛烈。
茅草飘散在我屋顶,庄稼倾倒在民田。
时刻不能专注于一件事,结果得到的地利也偏差。
尽管如此,心中并非没有牵挂,只是衣衫单薄丝毫无绵。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大雨和狂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灾害的观察和感受。诗中的明日雨未停,风更加猛烈,形容了恶劣的天气条件。茅草被风吹散,庄稼被大雨冲倒,展现出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诗人通过这些景象,抒发了对民众的关切和思考。
诗中提到“专时戾”和“得地偏”,表达了作者对时机和机遇的思考。作者认为专注于一件事情并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而且即使得到了一些成果,也往往是偏离预期的。这种观点可能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或对个人经历的思考。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无奈。尽管作者有所牵挂,但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只能穿着衣物单薄度日,没有足够的保暖措施。这种描写既反映了作者自身的贫困境况,也可能暗示着社会的困顿和人民的困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灾害和社会困境,抒发了作者对人民遭受苦难的关切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感情抒发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深情而悲凉的画面。
东南有华屋,结构清江濆。规橅百年远,庭宇无纤氛。前林艺杞梓,后圃植兰荪。嘉宾日还往,门户生精魂。虽惭北第壮,犹能植乾坤。主人遗后意,岂欲徒饱温。相斯大此屋,传世垂无垠。人事一朝异,祖训成仇冤。奸柰窃其柄,良朋中路捐。殖贷以自封,顾笑以为欢。耳目就聋塞,谁其
不见汤师久,病眠时序深。忽惊朱夏过,真负碧云吟。他日虎溪约,同时凤阙心。未论应去住,杖屦且相寻。
饱看七宝山头月,惯听三茅观里钟。
伯姊真贤妇,闺门行可师。虽从合拊礼,似欠悼亡诗。壁已空遗挂,碑谁补色丝。嗟呼保及矣,托此识余悲。
大道无形,难言难说,世人不晓其根。不凭清净,数墨强寻文。若是只凭经典,世间有、多少能人。都成道,九天之上,塞满玉皇庭。何须开辩利,休穷周易,罢讲黄庭。真清真净,心上要无尘。自有神仙提契,恁时节、得赴玄门。幽微处,逍遥快乐,终日罗哩*。
野水青山非昔祠,奠觞那得计醇醨。抛梁有咏谁其续,除却灵均世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