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并江矶起,檐因佛屋高。
青罗一萦带,石黛四周遭。
谓我其留句,谁知老不豪。
蹔来还亟去,岂亦病滔滔。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莫万安要平题知津阁》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势并江矶起,
檐因佛屋高。
青罗一萦带,
石黛四周遭。
谓我其留句,
谁知老不豪。
暂来还亟去,
岂亦病滔滔。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知津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既有自然景观,也有建筑物的形象,通过这些具体的描绘,传递出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赏析:
诗的开头以"势并江矶起"来描绘江矶的气势,形容江矶峭立于江面,给人以壮观之感。接着,描述了知津阁的建筑特色,以"檐因佛屋高"来形容屋檐高耸,仿佛与佛寺相连。这里通过对建筑物的描写,展示了知津阁的庄严与威严。
在第三、四句中,以"青罗一萦带,石黛四周遭"描述了知津阁的装饰,描绘了带子和石雕的周围环绕,给人以华丽、精致之感。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建筑物的美感,还表达了对细节的关注和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谓我其留句,谁知老不豪"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不再骄矜的感慨。诗人以自己的存在与诗句为对比,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流转,以及才情的凋零。
最后两句"暂来还亟去,岂亦病滔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哀叹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认为人生只是短暂的停留,时光匆匆流逝,暗示了一种无奈和忧伤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描写和内心感受的交织,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思考和感慨。诗人将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相结合,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人事变迁的领悟。
东南有华屋,结构清江濆。规橅百年远,庭宇无纤氛。前林艺杞梓,后圃植兰荪。嘉宾日还往,门户生精魂。虽惭北第壮,犹能植乾坤。主人遗后意,岂欲徒饱温。相斯大此屋,传世垂无垠。人事一朝异,祖训成仇冤。奸柰窃其柄,良朋中路捐。殖贷以自封,顾笑以为欢。耳目就聋塞,谁其
不见汤师久,病眠时序深。忽惊朱夏过,真负碧云吟。他日虎溪约,同时凤阙心。未论应去住,杖屦且相寻。
饱看七宝山头月,惯听三茅观里钟。
伯姊真贤妇,闺门行可师。虽从合拊礼,似欠悼亡诗。壁已空遗挂,碑谁补色丝。嗟呼保及矣,托此识余悲。
大道无形,难言难说,世人不晓其根。不凭清净,数墨强寻文。若是只凭经典,世间有、多少能人。都成道,九天之上,塞满玉皇庭。何须开辩利,休穷周易,罢讲黄庭。真清真净,心上要无尘。自有神仙提契,恁时节、得赴玄门。幽微处,逍遥快乐,终日罗哩*。
野水青山非昔祠,奠觞那得计醇醨。抛梁有咏谁其续,除却灵均世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