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无多日,勤来把酒卮。
残花聊点缀,犹胜对空枝。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暮春伯宪留饮席上走笔戏成二首》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春天已经离去,不多几天,我来这里举杯畅饮。残存的花朵点缀着酒席,倒也胜过孤零零的枝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快要结束的场景。春天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它的短暂也让人感到惋惜。诗人在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刻,与伯宪共同留在酒席上,把酒言欢。酒席上残存的花朵成为了宴会的点缀,虽然已经凋谢,但仍然美丽。这些残花与孤零零的枝条形成了对比,让人感觉到宴会的氛围比寂寞的枝条更加温暖和生动。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传达了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刻的珍惜。春天的离去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而在酒席上的欢聚则代表了人生中的快乐和友谊。残花的点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即使面对短暂和终结,人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欢乐和意义。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诗人通过对春天和酒宴的描绘,启示人们要珍惜时光、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刻,并在短暂的欢聚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也是人们在不同时代中共通的心灵共鸣。
万里一飞篷。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有怀南涧老,月冷梦魂赊。烟闭金丹灶,云迷玉斧家。高云嗟缥缈,醉墨喜倾斜。明日秋风起,愁看菊蕊花。
眼底论人物,如君亦壮哉。作书犹乞米,造物不怜才。跋履妨诗笔,祛除近酒杯。飞尘栖剑室,归棹莫迟回。
杜鹃啼血诉春归,惊落残花满地飞。惟有帘前双燕子,惜花衔起带香泥。
泉光四散骇猿猱,迸起平池点滴高。谁欲斗量徒积梦,人将瓶汲肯辞劳。声随夜雨穿疏箔,名逐春风入小槽。别有雷峰峰下圃,一泓埋没在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