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喧非傲世,幽兴乐郊园。
好古每开卷,居贫常闭门。
曙钟来古寺,旭日上西轩。
稍与清境会,暂无尘事烦。
静看云起灭,闲望鸟飞翻。
乍问山僧偈,时听渔父言。
体羸谙药性,事简见心源。
冠带惊年长,诗书喜道存。
小池泉脉凑,危栋燕雏喧。
风入松阴静,花添竹影繁。
灌园输井税,学稼奉晨昏。
此外知何有,怡然向一樽。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人。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歷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復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僕射,谥曰文。德舆积思经术,无不贯综,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而醖藉风流,自然可慕,为贞元、元和间缙绅羽仪。文集五十卷,今编诗十卷。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畧阳人。元和十三年八月,以病自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补诗一首。
《暮春闲居示同志》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避开喧嚣不是出于傲慢之态,
在幽静的乡园中寻找乐趣。
我常常翻阅古籍,好古之情无时不在。
贫穷的日子里,我经常闭门不出。
清晨的钟声传来自古庙,
旭日升起在西庭的阳台上。
稍事放松,与清静的环境相会,
暂时摆脱尘世的烦恼。
静静地观看云的升腾和消散,
闲望鸟儿飞翻跳跃。
偶尔向山中的僧人请教佛法,
有时倾听渔父的经验之言。
身体虚弱,却对草药的功效了然于胸,
生活简单,心灵的源泉明晰可见。
虽然衣冠已然老去,但诗书之乐仍在心存。
小池塘的泉水汇聚成流,
危峻的屋梁上燕子啁啾鸣叫。
风吹进松树的阴影,一切宁静无声,
花儿增添了竹林的影子繁茂。
灌溉园圃,纳税缴井,
学习耕种,奉行晨昏之礼。
除此之外我还能知道什么,
心满意足地倾一杯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权德舆在闲居中追求宁静和乐趣的生活态度。他避开尘嚣,不因世俗的喧嚣而自傲,而是在幽静的乡园中寻找快乐。他喜爱研读古籍,对古代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尽管生活贫困,他却常常闭门不出,专注于自己的学问和修养。
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清晨静谧的环境中的情景,听到古庙传来的钟声,看到旭日升起在西庭的阳台上。这些自然景观与作者内心的宁静相呼应,使他暂时摆脱了尘世的烦恼。
作者在清静的环境中观察云的变化和鸟儿的飞翔,这表明他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生命的赞美。他向山中的僧人请教佛法,向渔父倾听经验之言,表示他对智慧和人生经验的渴望。
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体验。他了解草药的功效,简单而朴素的生活方式使他的心灵得到滋养。尽管年岁已高,但他依然热爱诗书之乐,追求学问和精神的享受。
最后,他描述了小池塘的泉水和屋梁上的燕子,以及松树阴影中的静谧和花儿与竹林的交相辉映。这些景象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并强调了宁静与繁茂的对比。
整首诗以一种平和而宁静的语调展现了作者追求心灵宁静和乐趣的生活态度。他通过避开喧嚣、研读古籍、观察自然、向智者请教和倾听人生经验,来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的描写,以及对古代文化和学问的热爱,展现了作者的修养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词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恬淡的生活情趣,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文化和人生智慧的崇敬。它鼓励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追求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栖居。
桂楫木兰舟,枫江竹箭流。故人从此去,望远不胜愁。落日低帆影,归风引棹讴。思君折杨柳,泪尽武昌楼。
习习和风扇,悠悠淑气微。阳升知候改,律应喜春归。池柳晴初拆,林莺暖欲飞。川原浮彩翠,台馆动光辉。泛艳摇丹阙,扬芳入粉闱。发生当有分,枯朽幸因依。
山空水绕篱,几日此栖迟。采菊频秋醉,留僧拟夜棋。桂阴生野菌,石缝结寒澌。更喜连幽洞,唯君与我知。
绚丽繁霞彩,荧煌瑞锦堆。夜深疑睡去,日暖怕慵来。
床前何必问云何,霜顶谁将手自磨。可是法身真有病,皱眉头处为人多。
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吟。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