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一架已离披,莫折长枝折短枝。
要待明年春尽后,临风三嗅寄相思。
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爲襄乐令。神宗元丰中,应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宜文字。元丰六年(一○八三),因作《西征回途中》诗,贬监邕州盐米仓,改监郴州酒税。哲宗元祐初,以司马光荐,爲监察御史,又因言事出通判虢州。元祐九年(一○九四),以秘书少监出使辽国,使回爲陕西转运使,歷知陕、潭、青三州,元符中罢。徽宗即位,召爲右谏议大夫,旋出知定州,改同州。入元祐党籍,贬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復集贤殿修撰,卒于政和中。着有《画墁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爲八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张舜民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画墁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鲍廷博刊《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鲍本)。四库所辑张舜民诗较草率,今又从《永乐大典》残本中辑得二十九题三十三首,编爲第五卷。又《画墁集》卷七、卷八爲《郴行录》,中有记行诗十二首,再益以自《全芳备祖》等书中所辑集外诗及断句,合编爲第六卷。
《木香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舜民。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庭前一架已离披,
莫折长枝折短枝。
要待明年春尽后,
临风三嗅寄相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庭院中观赏一架木香花,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爱情的思念之情。诗人劝告读者不要折断那些长长的花枝或者剪短花枝,而是要等到明年春天过去之后,再来感受这花的香气。他希望在微风中闻到这花的香气,以此代表他寄托给远方的爱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朴素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爱情的感悟。首句"庭前一架已离披"描绘了花架上的花已经凋谢,凋零的景象让人感到一丝凄凉。接着,诗人警告读者不要伤害花朵,用"莫折长枝折短枝"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的态度。他希望读者能够等到明年春天,当这些花重新开放时再去欣赏。这种耐心和对自然周期的理解体现了作者的深情和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最后两句"要待明年春尽后,临风三嗅寄相思"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他希望在明年的春天过去之后,在微风中闻到木香花的香气,以此向远方的爱人传递思念之情。这种借物抒怀的手法使得诗中的木香花成为了作者与爱人之间的纽带,既凸显了作者对爱情的深情厚意,又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总之,这首《木香花》通过对木香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对爱情的思念之情。通过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诗人向读者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爱情的追求。
王土平平。正海息波澜,岳敛云烟。三景虚明,八表澄清,一月普照诸天。有流霞洞焕,映黍珠、徐下空玄。绝形言。见千真拱极,万气朝元。当时鹤鸣夜半,感真符宝篆,特地清传。碧湛龙文,红凝龟篆,绛衣舞鬣蹁跹。计功成果就,无真教、郭景飞仙。已千年。亘灯灯续焰,光朗无边。
抹月涂风画有声,等闲人见也愁生。听莺桥下波仍绿,走马台边月又明。芳草路多人去远,梅花春近鸟衔争。残更亡寐难同梦,为雨为云只自行。
祥符额赐海会寺,四百年来弹指过。试问竹林桥下路,往还曾见几东坡。
昔趋魏公子,今事霍将军。世态炎凉甚,交情贵贱分。黄沙扬暮霭,黑海起朝氛。独与君携手,行吟看白云。
哀怨杨叛儿,骀荡郎知否。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
对月无何添雅致。丛绿花黄偏有异。正是遇重阳,霜露冷、宜呈祥瑞。清香覆我如言志。害风来、且休攀视。应共到蓬莱,琼筵上、众仙颁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