恣拍盲性,用劈胸拳。
并荡三玄三要,管甚栗棘金圈。
渠侬已是灭胡种,不知将底付儿孙。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于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歷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干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隠,命爲首座。不久出世于平江府阳山澂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爲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隠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衆。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爲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陆游撰《塔铭》。 崇岳诗,以辑自《语录》者编爲一卷,以《语录》卷下单编之偈颂贊及他书所录编爲另一卷。
《能仁光睦长老画师顶相请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崇岳。这首诗描述了一位长老画师,表达了对其才华的赞美,并通过对背景和内涵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深邃的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译文:
《能仁光睦长老画师顶相请赞》
恣拍盲性,用劈胸拳。
并荡三玄三要,管甚栗棘金圈。
渠侬已是灭胡种,不知将底付儿孙。
诗意:
这位长老画师尽情地描绘着盲目的现象,以强有力的笔触来表达。他擅长描绘三玄(天、地、人)和三要(道、德、仁),不拘泥于琐碎的事物,而是着重关注那些有深层意义的主题。然而,我们不知道这位长老画师是否能够将他的才华传给后代,因为我们不确定他的艺术将如何流传。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这位长老画师的赞美和对艺术的思考。诗中的"恣拍盲性,用劈胸拳"表达了画师毫不掩饰地描绘盲目现象的勇气和决心,他用画笔创造出震撼人心的作品。"三玄三要"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代表了宇宙和人类道德价值的核心。画师不仅关注这些重要的主题,而且能够将它们传达给观者。他不受世俗的束缚,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就像"管甚栗棘金圈"一样,毫不畏惧地穿越困难,追求艺术的真谛。
然而,在诗的最后两句中,作者对画师的未来流传表示了担忧。"渠侬已是灭胡种,不知将底付儿孙。"这句话暗示着作者对于画师的艺术传承存在的不确定性。也许这位长老画师的艺术将会逝去,无法继续传承给后代。这样的叹息使整首诗更加深邃和意味深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长老画师的描绘,传达了对艺术家勇气和创造力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艺术传承的思考和担忧。这种对艺术与传承的探讨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为丰富的诗意,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思考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意义和价值。
瑶池罢游宴,良乐委尘沙。遭遇不遭遇,盐车与鼓车。
酲病初非病,寻真却损真。孤愁如送别,清渴欲生尘。嗅菊时思杜,薰香未惬荀。蔗浆知可析,莫致一瓯新。
玉盘叠捧溪女归,鱼鳞作室待水婓。竹间山鬼入夜啼,古庙久闭谁启扉。屈原憔悴江之圻,芙蓉木兰托兴微。贾谊未召绛灌挤,香草嘉禾徒菲菲。曾无半辞助诃讥,国风幸赖相因依。
大化元无揀择,墨光随手高低。但得岁寒风度,自然处处皆宜。
岁月推来逢子午,坎离交处互乾坤。休将世法论修短,超出阴阳道独尊。
论事从违数,题诗窜定频。客君徒得重,爱我不言贫。薄俗无兄弟,我曹相主宾。别觞终作恶,别语要须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