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馨茉莉,向炎天、别有一般标致。
淡妆绰约堪□□,导引海山大士。
从者谁欤,青藜阁下,汉卯金之子。
云阶月地,夜深凉意如水。
客又疑这仙翁,唐玄都观里,咏桃花底。
且睹樽前身见在,休管汉唐时事。
坡颍归迟,机云发早,得似侬兄弟。
屦来户外,但言二叟犹醉。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念奴娇(居厚弟生日)》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素馨茉莉,向炎天、别有一般标致。
淡妆绰约堪□□,导引海山大士。
从者谁欤,青藜阁下,汉卯金之子。
云阶月地,夜深凉意如水。
客又疑这仙翁,唐玄都观里,咏桃花底。
且睹樽前身见在,休管汉唐时事。
坡颍归迟,机云发早,得似侬兄弟。
屦来户外,但言二叟犹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奴娇为主线,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词充满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叹和追忆。
诗词的开篇,以“素馨茉莉,向炎天、别有一般标致”形容奴娇的美丽。茉莉花素馨芬芳,向着炎热的天空绽放,独具一种独特的美丽。这里通过花的形象,把奴娇的美貌与花朵的妍丽相比,给人以美好的联想。
接下来的两句,“淡妆绰约堪□□,导引海山大士”,描绘了奴娇的妆容和她的仙姿。奴娇的妆容淡雅而绰约,使她看起来更加动人。而她的美丽和仙气吸引了海山大士前来向导。这里的“海山大士”是指佛教中的菩萨或神仙,显示了奴娇的非凡魅力。
诗词的后半部分,通过一系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奴娇的思念之情。他追问“从者谁欤”,并提及“青藜阁下,汉卯金之子”,意指奴娇身旁的人,以及诗人对她的关注和牵挂。接着,诗人以“云阶月地,夜深凉意如水”形容夜晚的清凉和幽静,进一步增强了对奴娇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客又疑这仙翁,唐玄都观里,咏桃花底”,表达了诗人对奴娇是否已经修成仙道的怀疑和赞叹。他想象她是否已成仙翁,居住在唐玄都观,咏唱桃花之美。
最后两句,“且睹樽前身见在,休管汉唐时事。坡颍归迟,机云发早,得似侬兄弟。屦来户外,但言二叟犹醉”,表达了诗人对奴娇的期待和对愉快时光的向往。他期待能在饮酒作乐的时刻,见到奴娇的身影。他呼唤着不要管世事的纷扰,只想与奴娇一同享受闲适的时光。最后两句以“坡颍归迟,机云发早,得似侬兄弟。屦来户外,但言二叟犹醉”结尾,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步履匆匆地来到户外,与朋友们畅谈快乐,仿佛与兄弟们一起醉心享受。
整首诗词以描写奴娇的美丽和诗人对她的思念为主线,通过花朵、仙姿、夜晚的清凉和幽静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奴娇的深情思念。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事的厌倦,渴望与奴娇一同享受宁静和快乐的心境。整首诗词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纯洁、优美、仙境般的境界的向往。
发底青青无限春。落红飞雪谩纷纷。黄花也伴秋光老,何事尊前见在身。书万卷,笔如神。眼看同辈上青云。个中不许儿童会,只恐功名更逼人。
接石为槽绕画檐,清风爽气坐来添。恰从天外为飞瀑,又向人间作水帘。
久不在城市,少留心怅然。幽芳可揽结,伫子饮云泉。
自叹平生老道涂,不堪泥雨又驱车。鹭鹚第一清高底,拂晓溪中有干无。
彼鼠侵我厨,纵狸授粱肉。鼠虽为君却,狸食自须足。冀雪大国耻,翻是大国辱。膻腥逼绮罗,砖瓦杂珠玉。登楼非骋望,目笑是心哭。何意天乐中,至今奏胡曲。官军收洛阳,家住洛阳里。夫婿与兄弟,目前见伤死。吞声不许哭,还遣衣罗绮。上马随匈奴,数秋黄尘里。生为名家女,死作
云长不绝旧君情,元直终随老母行。立效报公何感慨,指心辞主更分明。三方本以兵攻战,一士能为国重轻。多谢曹刘存大度,任教忠孝得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