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阙过朝雨,参差动霁光。
衣冠纷禁路,云气绕宫墙。
乱絮迷春阔,荐花困日长。
经旬辜酒伴,犹未献长杨。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诗词:《辇下春晴》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楼阙过朝雨,
参差动霁光。
衣冠纷禁路,
云气绕宫墙。
乱絮迷春阔,
荐花困日长。
经旬辜酒伴,
犹未献长杨。
中文译文:
春天的阳光洒在辇车下,
阵阵雨过楼阁,
参差不齐的光芒在霁雨中闪烁。
衣冠鳞次栉比地行走在禁路上,
云气环绕着宫墙。
飞舞的絮花迷失了广阔的春天,
盛开的花朵让日子变得漫长。
在度过了数旬,酒仍未能尽兴,
我仍未能向长杨公献上我的诗篇。
诗意和赏析:
《辇下春晴》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秦观的作品,通过描绘春天辇车下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首先,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楼阁中的人们经历了一场雨后,阳光透过云层照在辇车下,映照出参差不齐的霁光,给人一种明亮而变幻的感觉。这些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其次,诗中出现了衣冠禁路和云气绕宫墙的描写,表达了宫廷中的严肃氛围和封闭的环境。衣冠禁路指的是宫廷中高官显贵的行走之路,云气绕宫墙则暗示了皇宫的神秘和威严。这些描写与辇车下春光的明亮形成鲜明对比,彰显了封建社会中权力和荣耀的冲突。
接着,诗中以乱絮迷春阔、荐花困日长的形象描写了春天的景色。飞舞的絮花和盛开的花朵使春天变得绚丽而繁华,但也使时间变得漫长。这种对春天的描绘,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两句“经旬辜酒伴,犹未献长杨”,表达了作者怀抱才情,欲向长杨公献上自己的作品,但由于种种原因,如同度过了数旬的时光,酒还未能尽兴,作者的诗篇也未能献上。这一表达既有对长杨公的敬意和向往,也抒发了作者创作与表达的渴望。
总的来说,秦观的《辇下春晴》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借此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创作的渴望,以及对权力和封建宫廷制度的思考。这首诗词既有写景的特点,又融入了个人情感和社会意义,呈现出丰富的诗意和情感。它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春天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权力与个人情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十丈丰碑势倚空,风云犹忆下辽东。百年功业秦皇帝,一代文章太史公。石断云鳞秋雨后,苔封鳌背夕阳中。行人立马空惆怅,禾黍离离满故宫。
天意诚难测,人言果有不。便令江海竭,未厌虎狼求。独下伤时泪,谁陈活国谋。君王自神武,况乃富貔貅。
六月烈日日正中,时有叛将号群兇。平人血染大溪浪,比屋焰照鹅湖峰。白刃纷纷避行路,六合茫茫何处去。妻见夫亡不敢啼,母弃儿奔那忍顾。药市申公鬓有霜,卧病经时不下床。平生未省见兵革,出门正尔逢豺狼。豺狼满市如流水,追索金缯心未已。可怜累世积阴功,今日将为兵死鬼。
新秋气肃。此日仙翁曾诞育。禀赋应遍。绿□朱颜似少年。阶庭兰玉。行见儿孙俱曳绿。更祝遐龄。愿比庄椿过八千。
雪月共高寒,求多意未阑。林逋五品服,宋璟九还丹。老友松筠健,贤宗鼎鼐酸。任渠蜂蝶闹,难作武陵看。
学古光阴惜寸分,济时心胆慕华勋。少年有意不称意,暮景欲云何所云。行矣未能真不惑,归与长恐遂无闻。朝来不敢看清镜,怕有轻霜下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