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酒愁无那,哦诗意已阑。
镊髭非急务,也遣半时闲。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镊白》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停止饮酒,愁苦无处可去,
哦,诗意已经消逝殆尽。
修剪胡须并不是紧迫的事务,
也让我有半刻的闲暇。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停止饮酒后的心境。诗人感到愁苦无处可去,但他意识到诗意已经消逝殆尽,无法再通过诗歌来宣泄内心的情感。他提到修剪胡须并不是紧迫的事务,这可以理解为他在停止饮酒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闲,可以从事一些琐碎的事情,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内心的愁苦:诗人停止饮酒后,愁苦无处可去,这反映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困扰。这种愁苦可能来自于生活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纷争或者其他的个人问题。
2. 诗意的消逝:诗人感到诗意已经消逝殆尽,无法再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可能是因为他的创作灵感枯竭,或者是因为他对诗歌的期望和追求已经变得淡漠。
3. 闲暇的享受:诗人提到修剪胡须并不是紧迫的事务,这可以理解为他在停止饮酒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闲。这种闲暇可以让他从事一些琐碎的事情,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也可以让他享受一些平静和宁静的时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停止饮酒后的心境,表达了内心的愁苦、诗意的消逝以及闲暇的享受。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矛盾和困惑。
北风吹云云四幕,岁尽穷阴苦寂寞。忽闻有客来大鄣,清姿绝尘立野鹤。大鄣山客性耽古,开缄发箧光煜?龠。夏王九牧铸黄金,大泽深山远不若。于阗雁肪截昆吾,饕文如发双龙攫。丰隆煽火天公下,紫烟飞尽粉骨薄。锦缥细展墨花翻,河东二柳敦煌索。会稽内史十五字,崩崖断石压秘阁
汾曲名家相国孙,翊登枢铉继承恩。旂章礼秩连三府,彝鼎功名载一门。棺歛袞衣哀册异,路驱班剑葬仪存。清规素履知无晦,金刻雄文贲九原。
听乐别离中,声声入幽肠。晓泪滴楚瑟,夜魄绕吴乡。几回羁旅情,梦觉残烛光。
满庭新绿午阴阴,风弄疏帘雨弄晴。窗下岸书眠一觉,不知人世有公卿。
横一丈,竖一丈。满室风生,半窗月上。山僧要坐便坐,要起便起,终不向这里无风起浪。诸人若不散去,照雇劈脊拄杖。
英雄未肯死前休,风起云飞不自由。杀我混同江外去,岂无曹翰守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