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子阳愚饱谙事,贾生恸哭漫多愁。
无言天道何须问,毕竟人间春复秋。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宁子》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宁子阳愚饱谙事,
贾生恸哭漫多愁。
无言天道何须问,
毕竟人间春复秋。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宁子和贾生都是形容诗人自己的角色。宁子表示诗人自己,阳愚饱谙事则表明诗人对世事的了解和经历。贾生则象征着人生中的苦闷和悲伤。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天道和人生的思考。他认为天道是无言的,不需要人来质问。人们在人间经历了春夏秋冬的轮回,毕竟人生中的喜悦和忧愁都如同四季的更迭一样,是不可避免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宁子和贾生这两个角色,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捉摸的特性。他认为人们不需要过多地质问天道的意义,而是应该接受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诗中的宁子和贾生代表了诗人对自己的思考和体验,他们的存在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了情感和人生的厚重。诗人通过描绘人生的喜悦和忧愁,以及四季的更迭,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领悟。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展开,语言简练而有力,意境深远。通过对人生和宇宙的抒发,诗人在短短的几句中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感慨。这种简洁而富有内涵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人思考。
江渎池头烂醉归,青旗日晚插城扉。正驰玉勒冲红雨,又挟金丸伺翠衣。老境渐侵欢意尽,旧游欲说故人稀。凭高三叹君知否,倦鷁无风亦退飞。
归未卜。频倒金驱纤玉。明月绡窗停剪烛。搦愁题蠹绿。秋水娟娟鱼目。腰素几分销缩。接得云笺无意读。雕鞍何处宿。
未挂丹题雁塔中,重来溪上觅筠翁。相期老眼横遥碧,莫着征衫走软红。得失漫嗟蝉翼重,才名合见马群空。三年小度惊人手,未信朱衣也不公。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夸。
逝者如斯书夜长,会心能使百忧忘。生前身后浑如此,丝竹之音孔子堂。
身即林园不世功,喜惊今乃有人同。规模内相雄文里,景物时贤杂咏中。前辈风流何敢似,后来评论想能公。谁曾寤寐声形隔,真乐从兹触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