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于率更,每秒吾家。
是书之传,似耶非耶。
书出于心,既劲且方。
世多公书,行或未藏。
易方而圆,飘飘若仙。
楷以其人,行以其天。
堂堂斯文,维轲与雄。
我观二书,如或见公。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欧阳文忠索碑遣居二帖赞》是宋代岳珂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公于率更,每秒吾家。
是书之传,似耶非耶。
书出于心,既劲且方。
世多公书,行或未藏。
易方而圆,飘飘若仙。
楷以其人,行以其天。
堂堂斯文,维轲与雄。
我观二书,如或见公。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欧阳修的书法作品,表达了对他书法造诣的赞美和敬佩之情。诗人认为欧阳修的书法不仅有力量和方正之美,而且充满了仙气飘逸的风采。他的书法作品以人格和天赋为基础,展现出崇高的文化品味和气魄。诗人通过观赏欧阳修的书法,仿佛又能亲眼见到欧阳修本人的风姿。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欧阳修书法的崇敬之情。首先,诗人用“公于率更,每秒吾家”来形容欧阳修的书法作品,意味着欧阳修的书法成就已经成为了他家中的常客,每天都能欣赏到。接着,诗人提到了欧阳修的书法作品的传世之谜:“是书之传,似耶非耶”。这句话暗示了欧阳修的书法作品的价值和影响力,每个人都在思考它的真正意义。
然后,诗人通过“书出于心,既劲且方”来表达欧阳修书法的特点,他的文字刚劲有力,构图方正。接下来,诗人指出欧阳修的书法在世间已经很有名气,但有些作品可能还未被完全珍藏:“世多公书,行或未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欧阳修作品尚未被完全传世的遗憾之情。
随后,诗人以形容欧阳修的书法为“易方而圆,飘飘若仙”,形象地描绘了欧阳修书法的优雅和灵动之美。他的字体既有方正的特点,又有圆润的曲线,给人一种飘逸如仙的感觉。然后诗人通过“楷以其人,行以其天”来表达欧阳修书法的独特之处,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才华和品格,也展示了天赋与天命的结合。
最后两句“堂堂斯文,维轲与雄。我观二书,如或见公”,诗人通过观赏欧阳修的书法作品,仿佛又能亲眼见到欧阳修本人的威严和英武。这种感受使得诗人对欧阳修的崇拜之情更加深厚。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赞美了欧阳修的书法艺术,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崇敬和敬佩之情。通过描绘欧阳修书法的特点和魅力,诗人将这首诗词中的欧阳修的书法作品赋予了一种超越凡俗的美感和神秘性。诗人通过对欧阳修书法的赞美,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和对艺术的追求。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欧阳修的书法作品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这首诗词也传递了对文化人才的崇敬和对美的追求的价值观。
是心如维斗,万物所取正。蒙之以微云,孤光更渊靓。
岭宿寒云薄,楼迎晓日斜。危檐排语雀,落木点啼鸦。佛鼓依山寺,炊烟隔岸家。移时收足坐,清兴会烟霞。
西谷有一士,荡然无所求。问君何为者,神闲道自休。上无求于帝,寿夭等浮沤。中无求于世,人呼任马牛。下无求于子,苟以嗣春秋。三者既无求,长歌何所忧。
陕府铁牛却知有,春秋几几成过咎。一身还作二如来,黑白不分辨香臭。
空蒙玉华晓,潇洒石淙秋。嵩高大有佳处,元在玉溪头。翠壁丹崖千丈,古木寒滕两岸,村落带林丘。今日好风色,可以放吾舟。百年来,算惟有,此翁游。山川邂逅佳客,猿鸟亦相留。父老鸡豚乡社,儿女篮舆竹几,来往亦风流。万事已华发,吾道付沧洲。
已无功业上凌烟,且泛扁舟逐计然。自喜兹游胜平日,不知今夕是何年。横空蝃蝀聊欹枕,满袖婵娟永共船。同社贤豪多载酒,坐添清兴浩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