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省吾心即是仁,荷他先哲为人深。
分明说了犹疑在,更问如何是本心。
译文:
《偶作》
谁能省察我的内心即是仁,
我常怀念他先哲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明明白白地说了还是心存疑虑,
更进一步问,如何能理解真正的内心。
诗意:
这首诗以探讨“仁”的内涵为主题。诗人杨简表达了对于内心真正的本质以及如何理解本心的困惑和思考。他认为,真正的仁善不仅仅是表面的行为和表达,更需要通过省察自己的内心来体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疑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仁义道德内涵的思考与追寻。诗中提到的“他先哲”指的是当时的古代学者和哲人,他们对于人性和道德伦理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研究。诗人向往着这些先哲们的智慧和洞见,希望能够理解真正的内心和本心,从而实现真正的仁义。
这首诗的意义不仅体现了宋代人对于仁义道德问题的思索,也反映了人性与道德的关系。诗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真正的仁义应该从内心深处发出,而不仅仅是表面的行为展示,强调了个体的内在道德修养和自省的重要性。
总之,这首诗以哲学的方式探讨了仁义的内涵和真正的本心,反映了宋代时期人们对于道德伦理的思考,也给予后人深思和反思的启示。
今年一雪遍江淮,半月晴光冻不开。孤坐郡斋人寂寂,一枝红烛两瓶梅。
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荒园一雨过,戢戢千万栽。青松种不生,百株望一枚。一枚已有馀,气压千亩槐。野人易斗粟,云自鲁徂徕。鲁人不知贵,万灶飞青煤。束缚同一车,胡为乎来哉。泫然解其缚,清泉洗浮埃。枝伤叶尚困,生意未肯回。山僧老无子,养护如婴孩。坐待走龙蛇,清阴
居疑与世分。
小饮不成醉,清谈多所欣。秋声摇落日,野色乱寒云。心事长千载,腰围更几分。西风丛桂发,倚槛得相闻。
莫道秋来芳意违,宫娃犹似妒蛾眉。幸当玉辇经过处,不怕金风浩荡时。草色长承垂地叶,日华先动映楼枝。涧松亦有凌云分,争似移根太液池。
巩树烟月上,清光含碧流。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舟。鹏息风还起,凤归林正秋。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