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陪关彦远曾彦和集龙兴寺咏隋时双鸭脚次关韵》

风起雷塘陵上尘,雨荒苔院两株春。
楼台有迹皆余烬,草木无知尚见珍。
博士独能名玉棐,使君还许寿灵椿。
宣城此物常充贡,谁与连艘送万囷。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陪关彦远曾彦和集龙兴寺咏隋时双鸭脚次关韵》是晁补之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起雷塘陵上尘,
雨荒苔院两株春。
楼台有迹皆余烬,
草木无知尚见珍。
博士独能名玉棐,
使君还许寿灵椿。
宣城此物常充贡,
谁与连艘送万囷。

译文:
风吹起雷塘陵上的尘土,
雨水荒芜了苔藓覆盖的庭院的两株植物。
楼台上留下的只是余烬的痕迹,
草木虽然无知,却依然显得珍贵。
博士独具慧眼,将这块玉石识别出来,
使君也赞许着这棵长寿的灵椿。
宣城的这种物产常常被奉献为贡品,
有谁能连同船只一同送来万囷之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事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风起雷塘陵上的尘土和雨水荒芜了庭院的景象。这里的雷塘陵是指隋炀帝杨广的陵墓,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庭院的两株春指的是苔藓覆盖的庭院中仅存的两株植物,凋零的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荏苒。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楼台上的痕迹和草木的无知。楼台上的痕迹皆余烬,意味着曾经的辉煌已经消逝殆尽,只留下残存的痕迹。草木无知尚见珍,表达了作者对草木的无知和坚韧生命力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于历史的珍视和记忆。

接下来的两句提到了博士和使君。博士独能名玉棐,指的是博学多才的博士能够识别出珍贵的玉石。使君还许寿灵椿,表示使君也赞许这棵长寿的灵椿。这里通过对博士和使君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对于珍贵事物的欣赏和赞赏。

最后两句提到了宣城的物产。宣城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的是宣城产出的贡品。宣城的物产常充贡,说明宣城的物产常常被奉献为贡品,具有特殊的价值和地位。谁与连艘送万囷,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感叹,暗示了珍贵物品的稀缺和难以得到。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岁月流转、历史变迁以及人们对珍贵事物的珍视和追求的主题。作者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荒凉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事物的描写,呈现出历史的变迁和珍贵事物的价值。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生命力和智慧的赞叹,以及对珍贵物品稀缺性的思考。整首诗词既展现了时光的无情和历史的悠久,又表达了人们对珍贵事物的追求和珍视。

  • 《句》

    南国松楸旧,东湖水石凉。

  • 《挽沈叔晦国录》

    人物今能几,公才谁不如。时情容见嫉,天意亦成虚。千载格心学,平生流涕书。一言终不吐,寒日闭幽墟。

  • 《梅花绝句·其一》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 《花光十梅·悬崖放下》

    万仞崖头自放身,始知花发不干春。更从个裹寻枝叶,笑倒当年树下人。

  • 《关仝骤雨图》

    四山昏昏如泼墨,行人对面不相觌。凄乎太阴布肃杀,暗然混沌未开辟。千丈拿空蛰龙起,一声破柱春雷疾。我疑人间瓠子决,或是天上银河溢。异哉烟霏变态中,山川墟市明历历。茅寮竹寺互掩映,疏舂残磬渺愁寂。叟提鱼出寒裂面,童叱牛归泥没膝。羊肠峻坂去天尺,驴饥仆瘦行安适。

  • 《满庭芳(初夏)》

    燕子芹干,龙孙箨老,绿阴深锁林塘。午风庭院,人试薄罗裳。数尽落红飞絮,摘青梅、煮酒初尝。重门静,一帘疏雨,消尽水沈香。把当年团扇,恩情犹在,未是相忘。笑衰公鬓发,早已苍苍。说与乘鸾彩女,看世间、多少炎凉。都休怨,百年一梦,且共醉霞觞。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