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尺崖头一派清,古今不绝坠峥嵘。
长风卷起散岩壑,此日蚊知喷玉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爲底本,参校清干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爲一卷。
《喷玉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司马光。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诗意。
诗中描述了一个千尺高的悬崖,清澈的水从悬崖上喷涌而出,形成了一个名为"喷玉潭"的湖泊。这个湖泊在古代和现代都是一道壮丽的景观,永远不会消失。长风吹起,卷起了散落在岩壑间的石块,增添了一种磅礴的气势。诗人说,这一天,连蚊子都知道这个湖泊的名字,可见其名声之盛。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悬崖高耸,湖泊喷涌的景象给人一种壮丽、雄伟的感觉。诗人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观与人类的情感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这个美丽的景象中,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这首诗词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自然的重视和崇尚。
夷吾相桓公,岂复偶际会。观其平生心,身已有所委。天方困生民,吊伐实在己。求居寓所欲,纠与白等耳。堂堂东海邦,内政谨疆理。南荆北达燕,玉币走千里。仲尼免左衽,自以身受赐。孟轲圣之偶,非薄良有谓。彼狂后世儒,诋毁恣轻议。嗟哉不量分,讵解圣贤意。区区彼商鞅,操术
春风似箭,春雨如膏。旷劫来事,不隔丝毫。
屏迹山村病日增,乌皮几稳得闲凭。冻云傍水封梅萼,嫩日烘窗释砚冰。岁尽光阴饶衮衮,身闲醉梦且腾腾。蛮童采药归来晚,客至从嗔唤不应。
一室荒芜孺子贫,知君四海入经纶。杀身虎口终何补,洒扫庭除自可人。
洞府寒山曲,天游日旰回。披云看石镜,拂雪上金台。竹径龙骖下,松庭鹤辔来。双童还献药,五色耀仙材。
一盆堪作沼,寻丈讵非塘。底用荷花盛,方能心境凉。忍将禾黍地,凿出水云乡。极目平畴阔,时看白鹭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