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瓢泉》

当阳剖破劫壶来,见彻根源眼有沙。
临际爷爷得一杓,葛藤浸烂又萌芽。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瓢泉》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绍昙。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瓢泉》中文译文:
当阳剖破劫壶来,
见彻根源眼有沙。
临际爷爷得一杓,
葛藤浸烂又萌芽。

诗意和赏析:
《瓢泉》以独特的形象描绘了一幅富有禅意的景象。诗中的“瓢泉”意指一种独特的泉水,宛如一个瓢,具有剖破劫壶的力量,使人能够直接洞察世界的本源。诗人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对真理和智慧的渴望。

诗的第一句“当阳剖破劫壶来”,表明诗人在阳光下剖开了一个壶,从中涌出一股泉水。这里的“劫壶”可以理解为一种束缚和迷惑的象征,而“剖破”则表示诗人打破了这种束缚,获得了解脱和启示。

接下来的一句“见彻根源眼有沙”,诗人透过泉水看到了根源,但却发现其中有沙子。这里的“根源”可以理解为真理或宇宙的本质,而“眼有沙”则象征着认识的不完美和局限。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同时也意味着人类认识的局限性。

诗的后两句“临际爷爷得一杓,葛藤浸烂又萌芽”,通过运用具体的意象,展示了水泉的神奇力量。这里的“临际爷爷”是指诗人自己,通过汲取一杓泉水,诗人感受到了水泉的力量,使葛藤在浸泡的同时又重新发芽。这种描写表达了水泉的滋养和润泽之功效,也可以理解为诗人从泉水中获得了启迪和灵感,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了滋养和更新。

总体而言,《瓢泉》通过对泉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智慧和启迪的追求,以及对认识的局限性的思考。通过水泉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真理的探索和人类认知的局限,同时也传递了对智慧和灵感的渴望。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富有禅味的意象,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 《奉简钦止兼忆斯远》

    阿连闻说有归期,准拟俱来赋此诗。已是欲行还小住,纵令频合故伤离。

  • 《封泰山乐章·寿和》

    皇祖严配,配享皇天。皇皇降嘏,天子万年。

  • 《书怀寄友人》

    精心奉北宗,微宦在南宫。举世劳为适,开门事不穷。年来复几日,蝉去又鸣鸿。衰疾谁人问,闲情与酒通。四邻寒稍静,九陌夜方空。知老何山是,思归愚谷中。

  • 《甲戌乡中民情长句寄彦文布政》

    景泰五年甲戌岁,正当南亩耕耘际。忽然骤水涨江湖,汹涌浩漫良可畏。更堪滂沛雨兼旬,大岸小塍俱决溃。田家男妇奔救忙,力竭气穷无术备。沉灶产蛙虽古闻,今实见之非漫记。东邻西舍咫尺间,无舟不得相亲慰。况逢缺食方阻饥,女哭儿啼割心肺。哀哉此情当告谁,上有青天下无地。

  • 《次山房韵》

    易寂无为有感几,几存万物未生时。阴阳理向极中看,天地心从复处知。潮上海门探月窟,日回地户濯咸池。何时骑鹤研朱露,共勘经图叩古羲。

  • 《春日湖上(四首)》

    浴鹄湾头荡桨过,雨声昨夜涨湖波。落梅天气寒偏峭,未许春衣试薄罗。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