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身高。
——黄檗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李忱
唐宣宗曾经遁迹山林为僧。有一次与香严闲禅师同行。禅师说他吟诵瀑布得到一联诗,但后面的接不上了。宣宗愿意续成。于是禅师说出前两句,宣宗续出后两句,合成了一首气势磅礴、富于激情的千古名诗。
此诗的作者是一位皇帝和一位僧侣。据《庚溪诗话》,“唐宣宗微时,以武宗忌之,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遇黄檗禅师(按:据《佛祖统纪》应为香严闲禅师。因宣宗上庐山时黄檗在海昌,不可能联句)同行,因观瀑布。黄檗曰:‘我咏此得一联,而下韵不接。’宣宗曰:‘当为续成之。’(以下联句从略)其后宣宗竟践位,志先见于此诗矣。”可见,禅师作前两句,有暗射宣宗当时处境用意;宣宗续后两句,则寄寓不甘落寞、思有作为的情怀。这样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描绘了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瀑布的艺术形象,富有激情,读来使人激奋,受到鼓舞,故也竟能为农民革命领袖冯云山所喜爱。艺术形象往往大于作者思想,这也是一个显例。
此诗的首句是瀑布的溯源。在深山之中,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涓涓细流,腾石注涧,逐渐汇集为巨大山泉,在经历“千岩万壑”的艰险后,它终于到达崖前,“一落千丈”,形成壮观的瀑布。此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字有强烈拟人化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可与《孟子》中一段名言共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艰难能锤炼伟大的人格。此句似乎隐含这样的哲理。
近看巨大的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令人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却又不能窥见其“出处”。惟有从远处望去,“遥看瀑布挂前川”时,才知道它来自云烟缭绕的峰顶。第二句着重表现瀑布气象的高远,寓有人的凌云壮志,又含有慧眼识英雄的意味。“出处高”则取势远,暗逗后文“终归大海”之意。
写瀑布经历不凡和气象高远,刻画出其性格最突出的特征,同时酝足豪情,为后两句充分蓄势。第三句忽然说到“溪涧”,照应第一句的“千岩万壑”,在诗情上是小小的回旋。当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何必奔冲下山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居易《白云泉》)。然而小小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它心向大海,不断开辟前程。惟其如此,它才能化为崖前瀑布,而且最终要东归大海。由于第三句的回旋,末句更有冲决的力量。“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表现出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从“留”、“归”等字可以体味结尾两句仍是人格化的,使人联想到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豪情壮怀。瀑布的性格至此得到完成。
兀兀梅窗坐已顽,自怜失脚落人间。洞霄宫里星辰近,天柱峰前日月闲。野鹤听琴飞雪舞,湫龙喜客为澜翻。此中不昼生云雨,珍重坡仙一扁颜。
宿莽湘累怨,幽兰楚俗谣。紫屏空自老,翠被岂能招。欲就苍梧诉,愁迷澧浦遥。哀猿羌昼晦,悲鴃众芳凋。红壁丹砂板,琼钩翡翠翘。如何搴香灶,江上独无憀。
朴樕已非材,肮脏遽成翁。生无适时具,何向不涂穷。赖结文字缘,人士饱过从。三年尉山邑,趣操有同风。博古得二臧,秀发仍两钟。蒋侯厚本学,落笔语更工。我卜当涂居,薪米耐阙供。从渠得琢磨,遗汝不己丰。士生在知道,寡陋难言功。会理贵博观,受物由虚中。潢污不扬漪,大江
一身膏脂略瘦尽,万卷简编如隔生。只欲移家若耶去,乱云深处听滩声。
黑云扑下一天雪,开帘正见花飘飖。渌樽覆案不能饮,缅怀白发同心交。拈毫竄纸聊自戏,不觉大语惊连鳌。呼儿謄本寄之去,岂敢有意夸雄豪。谚称抛砖引鸣玉,遂蒙老手来相嘲。且言本出将家子,惯看飞云连沙起。常骑快马臂苍鹰,走屠赤豹裂青兕。燕山崛岉郁天起,玉关石壁俱天垒。
居枕江沱北,情悬渭曲西。数宵曾梦见,几处得书披。驿路穿荒坂,公田带淤泥。静棋功奥妙,闲作韵清凄。锄草留丛药,寻山上石梯。客回河水涨,风起夕阳低。空地苔连井,孤村火隔溪。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陇色澄秋月,边声入战鼙。会须过县去,况是屡招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