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怜豪俊腰金晚。
故教月向松江满。
清景为淹留。
从君都占秋。
身闲惟有酒。
试问清游首。
帝梦已遥思。
匆匆归去时。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菩萨蛮》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天怜豪俊腰金晚,
故教月向松江满。
清景为淹留,
从君都占秋。
身闲惟有酒,
试问清游首。
帝梦已遥思,
匆匆归去时。
中文译文:
天空怜悯豪杰,夜晚腰间佩带金器,
特意教令月光照满松江。
美丽的景色让人舍不得离去,
从你来到这里,秋天已经降临。
身闲无事只能以酒消愁,
请问这位游览名士,
皇帝的梦已经遥远而思念,
匆匆离去的时刻。
诗意和赏析:
《菩萨蛮》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咏史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易逝的感慨和对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篇,诗人用豪杰的形象来形容自己,腰间佩带金器象征着他的身份和地位。他感叹天空对于这样的人物非常宠爱,夜晚的月光仿佛是应他的要求特意照亮松江。这里的松江可以视为现实世界中的一片净土,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松江的美景使人难以离去,清秋的景色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他将这美景视为淹留自己的原因。同时,他也强调自己是这个景色中的主人,占有这片秋天。
然而,诗人的生活并非尽如人意,他的身闲无事,只能以酒来消磨时光。他向自己问道,作为这个清游首,只有诗酒两个字空盘旋在他的心头。这里的清游首指的是游历名士中的佼佼者,代表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回忆。他提到皇帝的梦已经遥远,象征着他离开宫廷的生活,寻找自由的心愿。最后一句“匆匆归去时”,诗人用匆匆二字强调了时光的短暂和人事的变迁,以及他离开这个美好景色的不舍。
整首诗以苏轼独特的音韵和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的感慨,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秋天画卷。
蜿蜒寒碧卷深清,一洒甘霖泽万生。此际莫惊蟠蛰好,近冬时节不妨晴。
苍生一一共胞胎,日夜无端心上来。半月骄阳四更雨,豳风夏校梦初回。
归念常如危柱弦,春来梦绕白云边。不知新雪添头上,但见繁星满目前。即事有诗聊记节,救时无策但祈年。二公语妙堪传远,严杜何因可共编。
骨相玲珑透八窗,花头倒挂紫荷香。绕身无数青罗扇,风不来时也不凉。
紫袍乌帽马蹄轻,晓浥秋山桂露清。慷慨剧谈当世事,艰难方见故人情。杏园旧宴魁麟笔,莲幕重开佐凤城。青琐玉堂殊有待,江淮何日可休兵。
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频年劳訏谟,欲补千百疮。子为京师客,忠愤何慨慷。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且为有万死,圣明察臣狂。臣言倘获施,立能致时康。宸居岂云远,遥指天中央。鸡鸣列仙仗,九门洞开张。谓宜只召见,拜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