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牧童聚沙戏,若个阿师来卓庵。
千圣路头都把断,不须辛苦误同参。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普照庵小憩》
朝代:宋代
作者:李洪
中文译文:
昔日牧童聚沙戏,
若个阿师来卓庵。
千圣路头都把断,
不须辛苦误同参。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牧童在普照庵小憩的场景。牧童们曾经在沙滩上聚集并戏耍,但现在他们散开了,只有一个孩子留在庵中。这位阿师(指尊敬的老师)来到卓庵,沿着千圣之路,他们的道路被切断了,无法再一同前行。然而,诗人表达了一种宽慰的情感,即这并不需要他们辛苦努力去追随同一道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文字,描绘了牧童们在普照庵的小憩场景。诗中使用了生动的词语,如"牧童"、"沙戏"、"阿师"、"卓庵"等,展现了一个活泼欢快的场景。同时,诗人通过描述千圣之路被切断,表达了一种人生道路的分离和不同命运的触动情感。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思想,即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道路,彼此之间不需要辛苦努力去误入同一条路。整首诗在简短的文字中展现了生活的变迁和对自由选择的肯定,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男女虽亲,死生难躲。浮名浮利浮云朵。万缘一*恰如无,长生路上修仙果。玉户频开,金关紧锁。灵珠里面持经课。功成轻举踏云行,大罗
柘枝本出楚王家,玉面添娇舞态奢。松鬓改梳鸾凤髻,新衫别织斗鸡纱。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画筵曲罢辞归去,便随王母上烟霞。
畴昔南迁海上雷,艰难唯与汝同来。再从龙尉茅丛底,旋卜云桥荔子堆。相与闭门寻旧学,谁言复出理官醅。乘田委吏先师事,莫学陶翁到即回。
良宵正月一,日从东畔出。照见耆阇峰,回环指□中。坐断石桥路,凡圣无回互。佛祖生冤家,相逢若稻麻。雪消春雨过,碓觜也生花。
暮召三山峻,晨趋一节回。乍维青雀舫,还直右银台。陟降丹涂密,论思武帐开。欲谈当世务,元藉轶群才。
仓猝扶宗社,艰危启圣神。英雄归驾御,狂狡愿和亲。泛扫妖氛净,恢张治化新。倦勤三纪外,头白尽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