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干戈地,凄凉古塞情。
军同民杂戍,州与县分城。
野旷孤鸿绝,沙寒一骑行。
十年生息后,人尚怯论兵。
周弼(一一九四~?),字伯弜,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文璞子。与李龏同庚同里。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十七年(一二二四)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復官不详。卒于理宗宝祐五年(一二五七)前。生前刊有《端平集》十二卷,已佚。宝祐五年,李龏摘其古律体诗近二百首,编爲《汶阳端平诗隽》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李龏《汶阳端平诗隽序》。 周弼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齐安早眺》是宋代周弼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战乱带来的凄凉景象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齐安早眺
昔日干戈地,凄凉古塞情。
军同民杂戍,州与县分城。
野旷孤鸿绝,沙寒一骑行。
十年生息后,人尚怯论兵。
诗词中的“干戈地”指的是过去战争频繁的地方,而“凄凉古塞情”描绘了那里凄凉的景象和人们的悲伤情感。诗中提到“军同民杂戍,州与县分城”,表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分离。战乱使得人们的生活被军队的存在所限制,城市和乡村被分割开来。
在广阔的原野上,孤雁飞过,寥寥无几。沙漠的寒冷使得一个骑士孤独地行进。这些描写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带来的荒凉景象和人们的孤立无援。
然而,诗词的结尾表达了一种希望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提到“十年生息后”,暗示了战乱过后的重建与恢复。尽管过去十年间人们已经开始重建家园,但他们仍然对战争心存忌惮,不愿轻易讨论兵事。这种怯懦的态度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的珍视和对战争后果的深思。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荒凉景象和人们对和平的向往,表达了对战乱的深刻反思与思考。它以简洁的语言和凄凉的意象,传达出作者对战乱所带来的痛苦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对战争的恐惧。
城市如煁灶,输兹山水乡。松深不见日,瀑近自生凉。静里疑秋至,吟边喜昼长。蕉衣与纨扇,皆弃在空箱。
曾发箫声水槛前,夜蟾寒沼两婵娟。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白鸟带将林外雪,绿荷枯尽渚中莲。荣华不肯人间住,须读庄生第一篇。
淡烟疏雨东篱晓。菊团凄露真珠小。青蕊抱寒枝。因谁特故迟。曾是骚人盼。羞做茱萸伴。揉破郁金黄。与君些子香。
春来生怕恼吟魂,不待春来便出村。诗骨瘦来山并耸,酒肠宽去海都吞。板桥晴雪梅花路,茅店东风竹叶尊。囊底青蚨有三百,未甘骑马傍人门。
月里谁横笛,秋深战垒闲。别吹新曲调,偏照旧关山。响激商飙起,声随陇水潺,远传边塞外,高入广寒间。解白嫦娥发,能苍壮士颜。倚楼人谩拜,何日凯歌还。
瘿妇趁墟城里来,十十五五市南街。行人莫笑女麤丑,儿郎自与买银钗。